共22题,约16550字。
湘豫名校联考2022-2023学年高三10月一轮复习诊断考试(一)
语文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现代科学技术不仅是一种物质性实践,而且还可以视为一场开拓性的社会伦理试验。它不仅使已有的伦理问题得到了空前拓展,而且还引发了传统伦理与科技发展的现实之间的诸多冲突。近30年来,一些新的科技进展——原子武器、生殖技术、基因技术、信息技术等导致了尤为尖锐的伦理争执,同时,日益严重的全球问题——人口、资源、环境危机全面地揭示了近现代科技活动的负面效应,进一步向人们展现了科技活动所负载的价值与传统伦理价值体系间的剧烈冲突。
科技活动与传统价值观念间的冲突。这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在此,我们主要分析两类冲突。其一是所谓科技活动对自然的操纵和对“自然秩序”的破坏。持这一态度的人可称为自然律论者,他们认为人只能顺应自然,不应为了人的目的有意识地改变自然的原初过程,任何对自然过程的干预都是在破坏“自然秩序”。而现实情形是,早在人类的祖先直立行走之时,“自然秩序”即开始被打破,任何人都不可能完全遵循“自然秩序”。
如果说基因重组技术是对自然的操纵,那么拯救了亿万生命的抗生素技术是不是对自然的操纵?烹调技术是否干预了人的自然生理过程呢?这种评判本身是没有实证依据的。但是,这并非意味着它没有理论与现实意义。至少,它表达了人们普遍存在的对科技活动给社会生活所带来的不确定性的疑虑。如果说科技活动是在有意识地变更自然过程的话,科技工作者必须确保对每一项对自然过程的重大改变工作都应该万分慎重,因而,自然律论者所持的评判立场是具有重要的监督意义的。
其二,科技的发展使一些绝对化的伦理原则之间的冲突更为彰显。以有关生命的伦理原则为例,我们时常会遇到两个原则,一个是“每个人都有不可剥夺之生存权”,另一个是“人应该有尊严地活着”。在传统社会中,它们似乎是两条绝对性原则,但是,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出现了有关安乐死的争论,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是,医务人员与许多倍受病痛折磨的垂危病人在这两条原则间难作抉择。
对于科技发展与传统价值观念体系间的冲突来讲,由于事实总会随着情势的变化不断得到澄清,人们可以通过对观念前提的反思和对实际情况的深入讨论,在某种共识之上,使冲突实现一定程度的缓冲。而真正纠结不清的,是科技伦理实践中传统的价值观念模式与充满利益考量的复杂伦理现实之间的冲突。值得指出的是,冲突中所涉及的观念不仅有传统的价值观,还包括伴随着现代科技社会发展产生的新的价值观念。
1986年,美国一家收养代理处准备安置一个2个月大的女婴,由于她的母亲患有亨廷顿病,收养者提出鉴定女婴罹患此病的可能性。负责检测的基因专家陷入两难的伦理困境之中:一方面,收养者有权知道实情,其要求似乎是公正的;另一方面,女婴自己也有不可剥夺的隐私权。
这个案例涉及的矛盾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传统的价值观念模式造成的。孤立地考虑养父母的知情权和女婴的隐私权导致了反映部分相关主体的现实利益的价值观念与其他相关主体的现实利益间的矛盾。
类似的情况还有很多,例如,保险公司是否应该要求投保人进行基因检查,以预测其寿命或患遗传性疾病的概率?航空公司应不应该检查飞行员的基因,以判断他(她)有无罹患精神疾病的可能?这些问题往往会迫使人们在十分具体的利益情境中,考量价值观念的利益局限性和实现条件。
科技文明的确给人类社会带来了许多新的价值观念,但是,如果我们仍然将价值观念视为一种绝对化、静态化、孤立化乃至神圣化的抽象理念,那么,所谓新的价值体系本质上还是传统的模式,难免因价值体系自身的不完善和界定不明而与复杂的伦理现实产生冲突。
(摘编自刘大椿、段伟文《科技时代伦理问题的新向度》)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现代科学技术既会让物质世界发生改变,也会对社会伦理产生多种维度的影响。
B.在自然律论者看来,任何为了人的目的对自然的原初过程进行改变都是不对的。
C.基因专家因女婴养父母的知情权和女婴的隐私权间的矛盾无法解决,陷人两难境地。
D.传统的价值观念模式不能很好地处理航空公司应不应该检查飞行员基因的问题。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原子武器等高新技术的发展、人口等全球问题的凸显是本文立论的事实基础。
B.文章从两个方面阐释了科技活动所负载的价值与传统伦理价值体系之间的冲突。
C.举“有关安乐死的争论’’的例子,是为了更好地阐释绝对化的伦理原则之间的冲突。
D.第三段使用对比论证的方法,论证了科技活动完全遵守“自然秩序”是不可能的。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自然律论者的评判是没有实证依据的,因此对现代科技活动也没有什么现实意义。
B.科技发展与传统价值观念之间的冲突,总会随着现实情势的变化逐步走向自然消失。
C.将价值观念绝对化、静态化、孤立化乃至神圣化,是传统的价值观念模式的特点。
D.只要我们用新的价值观念更新传统价值观念,就能解决科技发展与传统伦理的冲突。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2015年天津工生所19名科研人员组成了一支攻关团队,向“二氧化碳淀粉人工合成”这一重大科技问题发起总攻。
6年间,他们敢坐冷板凳、甘坐冷板凳,在一次次失败后迎难而上,终于在国际上首次在实验室实现了二氧化碳到淀粉的人工合成,为服务国家“双碳’’战略和粮食安全作出了积极贡献。该成果被国内外专家认为是“典型原创性突破”,“将在下一代生物制造和农业生产中带来变革性影响”。
(摘编自《中国科学院表彰30支“科技创新先锋团队”》)
材料二: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