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5870字。
主题
教学内容
一、专题知识梳理
常见的记叙顺序有三种:顺叙、倒叙、插叙。
一、顺叙。按照事情起因、经过和结果的时间先后顺序来记叙一件事的方法,先发生的先说,后发生的后说。是最常见、最基本的记叙顺序。
作用:使事情叙述条理清晰、脉络分明、中心明确。
缺点:容易平铺直叙,记流水账,呆板,平淡,缺乏新鲜感。
二、倒叙。倒叙是先叙述事件的结局,或把事件发展过程中最突出的片断提到前面来写,然后再从事件的开头按时间顺序叙述事件发生、发展的经过。倒叙实质上只是顺叙的局部变异或调整。倒叙结构的特点是,以往事为中心,但却以现在为开端,最后又回到当前,把过去的事情经过放在目下的时间里加以叙述。
①倒叙的类型大致有以下三种:一是把结局提前;二是把中间扣人心弦的部分提前;三是由眼前事物引起对往事的回忆。
②用倒叙的情况一般有三种(作用):一是为了表现文章中心思想的需要,把最能突出中心思想的部分提到 前面,加以突出;二是为了使文章结构富于变化,避免平铺直叙;三是为了表现效果的需要,使文章曲折有致,造成悬念,引人入胜。
使用倒叙应注意顺叙与倒叙之间的衔接。倒叙是顺叙中某个部分提前,倒叙之后还要转为顺叙。所以,“倒”与“顺”之间存在着天然的内在联系。使用倒叙既要做到过渡自然,又要把倒叙的起止点交代清楚。
三、插叙。复杂的事件往往是事件牵起事件,此物引出彼物。把所有的内容都贯穿在一条线索上有条不紊地进行叙述,有时是非常困难的。常常不得不中断原来的线索,插入对另一个事件的交代或者对另一种事物的介绍。这种中断对主要事件的叙述而插入另一段相关事实的叙述,就是插叙。插入的相关内容完毕后,一般还要回到原来中断的地方继续叙述下去。
①插叙的三种方式:1、联想式是通过作品中人物的联想回忆引出插叙。
2、转述式是借助作品的人物的叙说进行插叙。这种方式往往用“听人说”、“据说”、“有人说”、“某人说”等引入插叙。
3、直述式就是不借助作品中任何人的口述或联想,直接在文中插入一件事的方式。这种方式突出的特点是灵活性大,多则一段、几段,少则几句话甚至一句话,多用“原来”、“过去”这些表时间概念的名词来引入插叙部分。
②插叙的作用有:1、补充主要事件或衬托主要人物,突出中心;
2、刻画人物形象,使其个性品质更鲜明,形象更丰满;/对人物形象起补充作用,使人物
形象更丰满。
3、补充背景材料,使文章内容更丰富、主题更突出;
4、与某一内容形成对比,突出中心;
5、有时会起到解释说明的作用;揭示前文设置的悬念
6、推动情节发展,使文章结构曲折有致;
7、使文章脉络清晰、结构紧凑等。
③插叙应该注意的问题:
在运用插叙时不能打乱原来的叙述线索,要注意与上下文的衔接。
④插叙与倒叙的区别
插叙:只是顺叙中的一个片断,不是全文中心事件的一部分;插叙的部分是安排在顺叙的过程之中,位置居中。
倒叙:所叙内容是整个事件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或一个环节。倒叙内容是文章的主要部分之一,只是叙述顺序上的变化。倒叙文章中的回忆部分就是文章的中心事件,占据文章的主要篇幅,而插叙的内容只是在顺叙中途插入的为中心事件服务的一个片断。
插叙写的是相关的两件事,而倒叙是同一件事。
掌握记叙的顺序,最重要的是抓住“时间”这个要素。仔细读文章,看看有无时间上的先后错落现象,或者事件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模式的变动现象。如果有,这些地方就出现了顺序的变动,可能运用了倒叙或插叙的方式。
二、专题精讲
例题1:
【北雅中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
头一次背娘
在市医院住了十天十夜,娘终于出院了。我结完账,一路小跑着回到病房。娘斜躺在床上,见我回来,努力支起虚弱的身子。我趋前递上住院清单,一米多长,12000多元,娘瞅了半天,叹了口气,没说话。 我搀着娘,踩着甬道上斑驳的碎影,感受着阳光的温暖,午后的秋阳,暖暖地照在身上。我庆幸,娘从蛛网中挣脱出来。
在医院门口招了一辆计程车,扶娘贴窗坐下,一路上,娘一句话不说,只是贪婪地望着窗外。来到我住的楼下,娘执意要自己爬楼,轻微脑血栓初愈,步履蹒跚,刚攀上几级,额头已渗出大滴的汗珠。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