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8070字。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专题★★
  漫画寓意型作文
  (经典题,60分)阅读下面的漫画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据夏明作品改动)
  要求: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寓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1.漫画寓意型作文审题立意
  a.从整体到局部,读懂画面
  b.多向对比,读出寓意
  c.联系现实,准确立意
  素材积累
  1.孟子论教
  孟子曰:“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时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达财者,有答问者,有私淑艾者。此五者,君子之所以教也。”
  孟子认为君子的教学方式有五种:有像及时雨滋润万物一样的;有成就品德的;有培养才能的;有解答疑惑的;有留下才德供后人私下学习获取的。这五种就是君子用来教育人的方法。这些不同的教育方式,是从教学实际出发,根据学生们的不同情况,因材施教而总结出来的经验。(适用于立意角度②)
  2.教育的意义
  人的生活其实包括了智力生活和心灵生活,前者面向世界,后者面向人生,两者合称为“心智生活”。教育的意义正是通过那些使人品尝到智力快乐和心灵愉悦的学习,把人引导到作为一个整体的人类的心智生活之中。用这个标准来衡量,我们发现一个民族在文化上能否有伟大的建树,归根到底取决于心智生活总体水平的高低。(适用于立意角度①②)
  3.找到学习的乐趣
  苏洵的两个儿子苏轼和苏辙自小十分顽皮。在多次说教无效的情况下,苏洵决定改变教育方法。每当孩子玩耍时,他就有意躲在角落里读书,孩子一来,更是故意将书“藏”起来。苏轼和苏辙好生奇怪,以为父亲一定瞒着他们看什么好书。于是两人出于强烈的好奇心,趁父亲不在家时,把书“偷”出来,认真地读起来。兄弟俩切切实实地感受到了读书的乐趣。兄弟俩从此逐渐养成了读书的习惯,终成一代名家。(适用于立意角度②)
  4.身教胜于言传
  教育家张伯苓十分注意对学生进行文明礼貌教育,并且身体力行,以身作则。一次,他发现有个学生的手指被烟熏黄了,便严肃地劝告那个学生:“烟对身体有害,要戒掉它。”没想到那个学生有点不服气,回问他道:“那您吸烟对身体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