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6080字。
古诗鉴赏: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一、理解诗歌内容的方法
1.看标题(序、注)
2.析尾句
3.抓字词,明意象
4.知人论世
5.巧分类
(一) 看标题(序、注)
秋旱方甚,七月二十八夜忽雨,喜而有作
陆游
嘉谷如焚稗草青,沉忧耿耿欲忘生。
钧天九奏箫韶乐,未抵虚檐演雨声。
[注释] 嘉谷:秋天的禾苗。稗草:杂草。沉忧:深深地忧愁。
题目告诉读者背景及作者心情。表达了关心农事、同情老百姓疾苦的思想感情。
阅读下面宋诗,回答问题。
观书有感 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这首诗通过“源活水清”的生活现象,意在说明什么哲理?
诗人通过深入细致的观察,肯定源头活水乃是方塘明净如镜的根本原因,据此,作者意在对读书之道作一个总结:只有源源不断地汲取新知识、新思想,才能够明白事理,才能心明如镜。
(二)析尾句
山居秋暝(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最后一句意为:春天的芬芳留不住就由它去吧,我自己却要居住在这风光秀丽的山中。其喜归自然,厌恶宦海之情溢于言表。
枫桥夜泊 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你为什么会这样认为呢?
表现了羁旅游子的思乡之情。
(四)知人论世
“知人”——就是要掌握作家的生平和诗歌风格,并由此及彼地类推诗人的其他作品。
了解作家的生平、思想、创作风格,有助于对其作品内容的理解和把握。
如:辛弃疾曾经在抗金斗争的最前线出生入死,南归之后又遭到降派的排挤和打击,所以其词多为回忆过去如火如荼的战斗生活,或者表达报国无门的愤懑情绪,风格豪放悲慨。
“论世”——就是要了解作家生活的时代风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