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5230字。

  高考作文写作备考:创新、实干成就未来 导写及范文点评
  作文原题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近年来,浙江省着力强化创新驱动,深入实施人才强省、创新强省首位战略,深入实施“鲲鹏行动”“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等人才工程,全省高质量发展水平持续提升。
  新时代浙江青年,在各行各业、不同领域开拓创新。如95后姑娘徐枫灿,在空军航空大学刻苦训练、满分通过考核,成为我国陆军首位初放单飞的女飞行员;90后青年工人杨杰,从一名普通的学徒工成长为“浙江工匠”,获得浙江省劳动模范称号;之江实验室智能超算研究中心团队,35岁以下成员占比近九成,勇闯国内智能超算领域“无人区”,斩获超算应用领域的国际最高奖项——戈登贝尔奖……
  以上材料对你未来发展有什么启示?请写一篇文章。
  【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③不得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
  审题指导:
  一、青年视角,以事例代“编写”
  1.从“浙江青年”入手
  “青春”“青年”在高考写作中,属平常不过的主题,在命题时几乎很难通过“查重关”。但浙江卷比较巧妙地把“青春”“青年”缩小、落实到“浙江”,但又没有把“浙江青年”当作一个专有名词,而只是用事例说明当下“浙江的青年”的表现。
  令人不难联想起2018年曾经令不少学生、老师颇感错愕的“浙江精神”。有意无意中,“浙江青年”出现在浙江省自主命题的最后一年,似乎也可算一种呼应。相信浙江的考生对作文材料会觉得比较亲近,除了材料中的这三位优秀的浙江青年,他们应该还能联想起更多身边的浙江青年。
  2.以事例替代“编写”
  作文题的“材料”一般有两种,一是命题者自己编写,二是引用。自行编写当然更加“自由”,更能贴合命题意图,但其麻烦处在于,虽然只有寥寥几行话,要想写得周全写得漂亮却非常不容易,有时还未免带有命题者的主观色彩,稍不留神还可能留下表述上的“漏洞”。引用名人名言或现成资料,固然不那么“自由”,但其优点也明显,即不必那么担心语言表达上问题,语意、指向往往也显得更客观、具体。
  罗列事例,看起来字数较多,但由于是同类小差别举例,并不会给学生增加多少阅读负担。三个“浙江青年”事例有男有女有前沿技术创新也有一线职业技术创新还兼顾个体、集体,也可见命题人选择“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