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9500字。  《回忆鲁迅先生》名师教案(部编版七年级下册)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整体感知课文,梳理文章内容。
  2、学习本文通过捕捉有灵性的生活细节表现人物性格的写作方法,体会伟人鲁迅日常生活中平易温和的一面。
  3、揣摩重点语句、段落的含义,在细腻的语言中体会作者的情感。
  4、学习鲁迅先生克己待人、关爱亲人的品质和生命不息、战斗不止的精神。
  〖教学重点〗
  1、学习本文通过捕捉有灵性的生活细节表现人物性格的写作方法,体会伟人鲁迅日常生活中平易温和的一面。
  2、揣摩重点语句、段落的含义,在细腻的语言中体会作者的情感。
  〖教学难点〗
  理解伟人鲁迅丰富而细腻的感情世界。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进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提起鲁迅,我们头脑中总会浮现浓黑的一字须,根根向上的头发,吸着烟斗、面目严肃冷峻的印象。在大多数人的眼中,伟人似乎总是高高在上,可望而不可即。而事实上,伟人也拥有同我们一样的喜怒哀乐。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萧红的《回忆鲁迅先生》,走近鲁迅先生,去了解他作为普通人的一面。
  二、有关资料
  1、作者介绍
  萧红( 1911—1942),原名张迺(nǎi)莹,黑龙江呼兰(今属哈尔滨)人,作家。“民国四大才女”之一,被誉为“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文学洛神”。萧红的散文文笔亲切细腻,抒情色彩浓烈,颇具散文化倾向;其小说打破了传统小说单一的叙事模式,创造出了场景性的小说结构,具有鲜明的文体特征。代表作有小说《生死场》《呼兰河传》《马伯乐》《小城三月》等。
  2.创作背景。
  本文选自《萧红全集》第二卷(黑龙江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有改动。鲁迅是萧红精神上和文学上的导师,萧红是鲁迅忠实的读者。鲁迅说过:“只要能培一朵花,就不妨做会朽的腐草。”为了培育萧红这朵中国三四十年代中国女性文学园圃的奇葩,鲁迅甘作春泥,甘为人梯,在她的作品中倾注了大量心血,萧红在文学上取得巨大成就离不开鲁迅的大力帮助。鲁迅去世之后,萧红从悲痛中振奋起来,创作了《马伯乐》《回忆鲁迅先生》《呼兰河传》等佳作。本文是萧红在鲁迅去世三年后写的回忆文章,表达了对鲁迅先生的怀念之情。
  三、预习设计
  1.填空
  《回忆鲁迅先生》的作者______,原名张迺莹,现代著名女作家。“萧红”是她发表小说《________》时使用的笔名。她被誉为“___________________”。
  2.给加点字注音
  咳嗽(    )  嘱咐(    ) 调羹(    ) 薪金(    )揩桌(    )校对(    )深恶痛绝(    )
  鉴赏(    )  阖眼(    )  抹杀(    )  疙瘩(    )(    )
  3.解释下列词语。
  ⑴轻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忧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展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深恶痛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⑸存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⑹抹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⑺不以为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阅读课文,回答问题
  本文主要写了鲁迅先生的哪些小事?请给每一个部分拟个小标题,并标出各部分段落的起始。
  明确:
  1.萧红 生死场 30年代的文学洛神
  2.sou(sòu) zhǔ gēng xīn kāi jiào wù jiàn  hé  mǒ  gē da    
  3.⑴轻捷:动作轻快敏捷。⑵忧郁:忧伤郁结;忧虑烦闷。⑶展然:(心绪)舒展的样子。⑷深恶痛绝:指对某人或某事物极端厌恶痛恨。⑸存心:心里怀有念头。⑹抹杀:一概不计较;完全勾销。⑺不以为然: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或否定。
  4.①鲁迅的笑(1);②鲁迅走路的姿势(2);③到鲁迅家做客(3-13)(详写);④鲁迅开玩笑(14-17);⑤“我”受鲁迅影响变得乐观(18-23);⑥读青年来信(24-26);⑦不在意校样(27-30);⑧许先生的忙碌(31-34);⑨看电影(35-40);⑩翻书休息(41-42);9322;夜里工作(43-54)(详写);9323;吃鱼丸(55-60);9324;包书(61-63);9325;病中工作(64-67)。
  四、合作探究
  ㈠结合课文内容,说说每件事分别表现了鲁迅先生的什么品质或精神?
  1、“鲁迅先生的笑声是明朗的,是从心里的欢喜。若有人说了什么可笑的话,鲁迅先生笑得连烟卷都拿不住了,常常是笑得咳嗽起来。”
  突出“明朗”,发自内心的“欢喜”,可见其乐观爽朗、平易近人。
  2、“鲁迅先生走路很轻捷,尤其使人记得清楚的,是他刚抓起帽子来往头上一扣,同时左腿就伸出去了,仿佛不顾一切地走去。”
  突出“轻捷”,快,表现鲁迅先生干练敏捷的性格特征和不顾一切、勇往直前的坚毅精神。
  3、“还记得有一次谈到半夜了,一过十二点电车就没有的,但那天不知讲了些什么……
  ……鲁迅先生嘱咐许先生一定让坐小汽车回去,并且一定嘱咐许先生付钱。”
  突出“十二点”,“嘱咐”,表现鲁迅先生和蔼可亲、平易近人、关心朋友、待人热情的性格特点。
  4、鲁迅先生很喜欢北方饭。还喜欢吃油炸的东西,喜欢吃硬的东西。
  突出“喜欢吃硬的东西”,表现鲁迅先生坚毅、倔强的性格。
  5、“他从那圆转椅上转过来了,向着我,还微微站起了一点。‘好久不见,好久不见。’一边说着一边向我点头。”“周先生转身坐在躺椅上才自己笑起来,他是在开着玩笑。”
  写鲁迅先生和我开玩笑,表现鲁迅先生待人热情、平易近人、幽默随和的性格。
  6、“青年人写信,写得太草率,鲁迅先生是深恶痛绝之的。”“但他还是展读着每封由不同角落里投来的青年的信,眼睛不济时,便戴起眼镜来看,常常看到夜里很深的时光。”
  写鲁迅读信,表现鲁迅先生对青年人的严格要求与关心,突出和蔼可亲的性格。
  7、“鲁迅先生的原稿,在拉都路一家炸油条的那里用着包油条,我得到了一张,是译《死魂灵》的原稿,写信告诉了鲁迅先生,鲁迅先生不以为稀奇。”“鲁迅先生出书的校样,都用来揩桌子,或做什么的。”
  写鲁迅对校样不以为意,突出其谦逊、淡泊功利的性格。
  8、“许先生从早晨忙到晚上,在楼下陪客人,一边还手里打着毛线。不然就是一边谈着话,一边站起来用手摘掉花盆里花上已干枯了的叶子。许先生每送一个客人,都要送到楼下的门口,替客人把门开开,客人走出去而后轻轻地关了门再上楼来。”
  写许先生忙碌,侧面突出鲁迅先生的忙碌。
  9、“夜里去看电影,施高塔路的汽车房只有一辆车,鲁迅先生一定不坐,一定让我们坐。
  看完了电影出来,又只叫到一部汽车,鲁迅先生又一定不肯坐,让周建人先生的全家坐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