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1题,约13310字。

  长春市朝阳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
  语文试卷
  本试卷共21题,5页,共150分。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注意事项:1. 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4. 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现代文阅读(33分)
  (一)非连续性文本(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1~4题。
  材料一:
  中央网信办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饭圈”乱象治理的通知》出台取消明星艺人榜单、优化调整排行规则、严管明星经纪公司等十项措施,重拳出击解决“饭圈”乱象问题。
  一段时间以来,控评带来的饭圈互撕之风,及其引发的不良“饭圈”文化现象饱受诟病。对明星来说,话题度和美誉度十分重要,直接影响着其获取资源的多寡和层次。一些明星为了维持自身形象,通过各种手段,对社交平台上好的评论给予回复使其上热评,对不好的评论要么不搭理,要么举报,避免其出现在评论区的前列。
  当粉丝群体不断扩大,其内部也出现了分化,开始出现一批所谓的“粉头”,领导着庞大的群体“攻占"各大平台的评论区。在“粉头”的指令下,大批小粉丝沦为“数据工”,在偶像活动时期,没日没夜地做数据。他们不仅采取控评这一种方式,还在各大榜单打投刷榜,让偶像能冲到前排;占领微博相关话题的话题广场,不断地发布内容,试图让该话题冲上热搜,因为只要冲上热搜,就代表着自家偶像能够被更多人关注和讨论。
  控评本身变成了一个不断在违法边缘试探的危险行为,在评论中“互相拉踩”,对他人进行谩骂侮辱,实质演变成一种网络暴力。就此,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价格监督检查和反不正当竞争局回应称,“控评”涉嫌违反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网友可提交充足证据材料,向当地市场监管部门举报。粉丝们天真地以为“控评”就是在键盘上玩玩的事情,殊不知很可能已经触犯了法律,要负法律责任。
  2021年6月,中央网信办专门启动了“清朗•‘饭圈’乱象整治”专项行动,着力规范“饭圈”各参与主体的网上行为,合理优化“饭圈"粉丝活跃产品的相关功能。监管出手了,网络控评可休矣。粉丝们可以借此重新思考和调整追星的方式,尽早从“饭圈”乱象中解脱出来。
  (摘编自《粉丝控评就是一种网络暴力》)
  材料二: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常常说起自己的两个梦——“禾下乘凉梦”和“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
  1953年,从西南农学院遗传育种专业毕业后,袁隆平被分配到湖南安江农校工作。
  “作为新中国培育出来的第一代学农大学生,我下定决心要解决粮食增产问题,不让老百姓挨饿。”
  1956年,袁隆平带着学生们开始了农学实验。几年时间,袁隆平发现水稻中有一些杂交组合有优势,并认定这是提高水稻产量的重要途径。
  1966年,袁隆平发表了论文《水稻的雄性不孕性》,这篇论文,拉开了中国杂交水稻研究的序幕。
  1973年,在第二次全国杂交水稻科研协作会上,袁隆平正式宣布籼型杂交水稻三系配套成功,水稻杂交优势利用研究取得了重大突破。
  1981年,国务院将“国家技术发明特等奖”授予以袁隆平为代表的全国籼型杂交水稻科研协作组。
  5年后,袁隆平正式提出杂交水稻育种战略:由三系法向两系法,再到一系法,即在程序上朝着由繁到简但效率更高的方向发展。
  经过9年努力,两系法获得成功,它保证了我国在杂交水稻研究领域的世界领先地位。
  1996年,农业部正式立项超级稻育种计划。4年后,第一期每亩700公斤目标实现。随后便是2004年800公斤、2011年900公斤、2014年1000公斤的“三连跳”。
  1979年4月,杂交水稻国际学术会议上,袁隆平宣读了自己的论文《中国杂交水稻育种》,中国第一次将杂交水稻研究的成功经验传递给世界。
  袁隆平著于1985年的《杂交水稻简明教程》,经联合国粮农组织出版后,发行到40多个国家,成为全世界杂交水稻研究和生产的指导用书。
  因为“为保障世界粮食安全和解除贫困展示了广阔前景”,并“致力于将杂交水稻技术传授并应用到包括美国在内的世界几十个国家”,2004年,袁隆平获得了世界粮食奖。
  “发展杂交水稻,造福世界人民,是我毕生的追求和梦想。”袁隆平说。
  (摘编自《“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追梦路》)
  材料三:
  他,在战火中同白求恩并肩战斗救治伤员,50年完成1.5万多例胸外科手术,为寻找针刺麻醉最佳穴位不惜在自己身上扎针试验……他的百岁人生充满传奇。
  他是我国胸外科事业的拓荒勇士,又是人民健康的忠诚卫士。做白求恩式的医生是他一生的追求。
  他就是中日友好医院的首任院长、百岁名医——辛育龄。
  他创造了一根针麻醉的“神话”。1970年,辛育龄主刀实施了首例运用一根针针刺麻醉下肺切除手术,震惊了针麻界。
  他先后做了1400多例针麻肺切除手术,成功率高达98%。针麻手术推动了我国针灸镇痛原理的研究工作,为中国针灸疗法走向世界奠定了基础。
  20世纪70年代,肺移植手术刚刚起步,很少有国家从事这方面研究。1979年,辛育龄在国内率先开展了两例人体肺移植手术。
  不开刀就能局部杀灭肿瘤细胞。全国超万例肿瘤患者接受了这项治疗,有效率为65%至85%。这项技术也推动了后来放疗技术和消融技术的研究和发展。
  获国家级科技奖8次,获全国劳动模范、全国先进工作者、白求恩式医务人员等荣誉称号……辛育龄直到因腰椎问题再也站不起来,才不舍地告别了他日夜战斗过的手术台。
  “病人会让我们把他的胸腔打开,这是何等的信任啊!我们要对得起这份信任。”
  “只要我一息尚存,就要多救治一个病人!”
  (摘编自《共和国功勋人物辛育龄:一生为人民攀登医学高峰》)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中央网信办出台十项措施,重拳出击解决“饭圈”乱象问题,因为一段时间以来控评带来的饭圈互撕之风造成了不良社会影响。
  B.作为新中国培育出来的第一代学农大学生,袁隆平下定决心要解决粮食增产问题,不让老百姓挨饿,这一朴素愿望成就了他不凡的一生。
  C.“只要我一息尚存,就要多救治一个病人!”辛育龄自始至终都没有忘记医生的职责,他成了我国胸外科事业的拓荒勇士。
  D.当代粉丝们之所以会出现“饭圈互撕”这样恶劣的行为,一方面是粉丝们盲目追星,没有高远的理想,某些明星的极力怂恿是最根本原因。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对明星来说,话题度和美誉度很重要,影响其利益。因此,一些明星就领导着庞大的粉丝群体“攻占”各大平台的评论区。
  B.控评本身就是一种严重违法的危险行为,粉丝们在评论中“互相拉踩”,对他人进行谩骂侮辱,实质上演变成一种网络暴力。
  C.“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理想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发展,逐渐变得更加高远宏大,他的视野不再局限于本国,而是面向全球。
  D.20世纪70年代,辛育龄主刀实施了首例运用一根针针刺麻醉下肺切除手术,震惊了针麻界,这让中国针灸疗法走向了世界。
  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最能概括三则材料共同点的一项是( )(3分)
  A.完全失去自我,被他人光环吸引的人是不可能有所作为的。
  B.人生之美在于有正确的追求并为之奋斗。
  C.人生就在于努力工作,造福人类。
  D.对得起别人信任的人才能够获得更多的信任。
  4.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说说袁隆平和辛育龄两人的人生经历有何相似之处,并说说他们给了你怎样的启发。(6分)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8题。
  逃跑(节选)
  铁凝
  二十多年前,老宋从北部山区来到这个城市,成了灵腔剧团传达室的长期临时工。
  老宋的任务是传达、收发,兼烧开水锅炉。他的两条腿很勤快。除了分内的事,分外的事他也没少做。五楼的人说,老宋,帮我把这罐煤气扛上去吧。三楼的人说,老宋,我买的沙发来了,你给搭把手吧。一楼的人基本不用老宋帮忙抬东西,但有几位妇女喜欢织毛衣,见老宋有空,就喊,老宋过来,给我架着毛线。
  老宋在团里自然是被人喜欢,但他也有“较真儿”的事。他会毫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