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查看预览图

课件共51张,学案约4570字。

  课题:拿来主义
  【学习目标】
  1、了解本文的写作背景,思考文章是针对什么问题而写的,提出了怎样的观点。
  2、梳理和把握本文的论述层次,学习破立结合,纵深递进的写法,感受文章蕴含的批判力量;
  3、分析比喻论证,体会比喻论证的表达效果;赏析犀利深刻、形象幽默的语言艺术;
  4、寻找“拿来主义”在当下的体现,讨论它的现实意义,正确看待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 第一课时
  【自学指导】
  1、 结合注释 查阅字典,掌握词中重要词语字音和意义。
  (1)字音
  ①自诩(xǔ)      ②譬如(pì)   ③蹩进(bié)  ④吝啬(lìn sè)  
  ⑤国粹(cuì)     ⑥残羹冷炙(ɡēnɡ zhì)⑦冠冕(miǎn)     ⑧脑髓(suǐ)
  (2) 释义
  ①自诩:自己夸耀自己。诩,夸耀。。
  ⑤礼尚往来:在礼节上讲究有来有往;现也指你对我怎么样,我也对你怎么样。
  ⑥冠冕堂皇:形容表面上庄严或正大的样子。冕,古代帝王的礼帽。
  ⑦残羹冷炙:吃剩的饭菜,借指权贵的施舍。炙,烤肉。
  ⑧ 故弄玄虚:故意玩弄使人迷惑的花招。
  2、文体知识:
  一种特殊的议论文,是一种文艺性政论文,主要指“五四”以来,以鲁迅为代表的那种精辟、犀利,带有浓烈的文艺色彩的议论文章。是直接而迅速的反映社会事件,对“有害的事物”立刻给以反响或抨击的文艺性论文。它介于“论说”和“文学”之间,论证有力,风格多样,不拘一格,“嬉笑怒骂,皆成文章”。杂文内容广泛,形式多样,有关日常生活、文化动态及政治事件等的杂感、随笔都可以归入这类。有人说过“鲁迅的杂文就像一把锋利的匕首,直刺敌人的心脏”。
  主要特点:(1)迅速反映现实生活,(2)短小犀利,(3)有幽默感,(4)注重形象性。
  3、阅读下列写作背景资料,通过知人论世,了解写作目的。
  “九一八”事变之后,蒋介石反动政府从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等方面奉行一条彻头彻尾的卖国投降路线,实行反革命文化“围剿”,主张“全盘西化”。     英美帝国主义除了践踏我国领土主权、疯狂掠夺我国经济资源外,还用腐朽没落的西方文化腐蚀我国人民,进行军事、经济、文化侵略,使清醒的青年们对于外来的东西产生“盲目排外思想”。 思考:结合本文的写作背景,思考文章是针对什么问题而写的,在文章第几段提出了怎样的观点。
  针对当时对待外来文化的某些错误态度而写的。
  第七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