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5100字。
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五校期中联考
高一年级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一、古诗文阅读。(46分)
(一)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每空1分,共8分)
(1)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中用远景镜头描绘村庄的半静、朦胧和安详特点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李白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用电闪、雷鸣、山崩写出了天姥山,“惊心动魄”场面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古人惜时,多用比喻。曹操《短歌行》中有两句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也是借朝露作比,来抒发人生短暂的感慨。
(4)杜鹃,是我国古诗词中最常见的意象,因其啼声甚哀,往往传达一种凄凉之情或思念之意。《琵琶行》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就表达了一种凄凉之意。
(二)阅读下面的课内文段,完成2-4屈。(每题3分,共9分)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輮以为轮,其曲中规 中:合乎
B.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假:借助
C.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博学:广泛地学习
D.木直中绳 绳:规矩
3.下列句子中,句式和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3分)
例句: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A.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B.转徙于江湖间。
C.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D.骐骥一跃,不能十步。
4.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人要想改造成为“知明而行无过”的君子,就要“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学习可以提高自己,改变自己,意义十分重大。
B.“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表明君了不仅天赋高于常人,而且后天逐步积累,坚持不懈,不断弥补自己的不足。
C.“积土成山,风雨兴焉”和“积水成渊,蛟龙生焉”是比喻,“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才是正意。“积善”要达到“成德”的境界,才能改变气质,具备圣人的思想感情。
D.《劝学》一文句式整齐,读时琅琅上口,作者在对偶中适当改进散句,使文气流畅而不呆滞。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段,完成5-9题。(共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管仲夷吾者,颍上人也。少时常与鲍叔牙游鲍叔知其贤管仲贫困常欺鲍叔鲍叔终善遇之不以为言。已而鲍叔事齐公子小白,管仲事公子纠。及小白立为桓公,公子纠死,管仲囚焉。鲍叔遂进管仲。管仲既用,任政于齐,齐桓公以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谋也。
管仲曰:“吾始困时,尝与鲍叔贾,分财利多自与,鲍叔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遇时。吾尝三战三走,鲍叔不以我怯,知我有老母也。公子纠败,召忽死之,吾幽囚受辱,鲍叔不以我为无耻,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生我者父母,知我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