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6550字。

  2022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期中考试语文学科
  (完卷时间100分钟,满分150分)
  一、古诗文(35分)
  (一)默写与运用(12分)
  1.寄书长不达,______________________。(杜甫《月夜忆舍弟》)
  2.______________________,枳花明驿墙。(温庭筠《商山早行》)
  3.《水调歌头》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词人对远方亲人的怀念与祝福。
  4.美丽的山村一片安宁静谧。田间小路交错,耳边鸡鸣狗吠之声满盈,让我们不由得想到陶渊明《桃花源记》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第5-10题(23分)
  【甲】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乙】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丙】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丁】
  天圣七年,仲淹拜右司谏。岁大蝗旱,江、淮滋甚。仲淹请遣使循行未果乃复言之。曰:“宫掖①中半日不食,当何如?”帝恻然,乃命仲淹安抚。寻徙江、淮,所至开仓振之,奏蠲②庐舒折役茶、江东丁口盐钱,且条上救弊③十事。
  后,州大水,民田不得耕。仲淹疏五河,导太湖注之海,募人兴作。未就④,徙杭州,转运使奏留仲淹以毕其役,许之。
  ——《宋史??范仲淹传》
  【注】①宫掖:宫廷。②蠲:免除(租税、罚款等)。③救弊:纠正弊端。④未就:未完成。
  5.【甲】诗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____(朝代)的_________________(人名),【乙】【丙】两文的作者与另外六位散文家合称为“_________________”。(3分)
  6.解释加点词。(4分)
  (1)寻徙江、淮(                 ) (2)许之(                 )
  7.翻译画线句。(4分)
  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甲】【乙】【丙】的作者均遭受贬谪,但诗文中流露出的情思有所不同。从【甲】诗的颈联我们可以读出诗人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文表达了作者寄情山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思想;【丙】文寓情于景,抒发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感情。(6分)
  9.请用“/”在句中标出两处停顿。(多标扣分)(2分)
  仲 淹 请 遣 使 循 行 未 果 乃 复 言 之。
  10.【丁】文中,面对“蝗旱之灾”,身为右司谏的范仲淹反复进言,希望朝廷安抚百姓,这正是《岳阳楼记》中“古仁人之心”的具体表现之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面对大水,他“募人兴作”,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自己的话回答)的办法治理大水,这体现了他治国济民的才能。(4分)
  二、现代文(35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1-14题(17分)
  用一生写好一个“恒”字
  ①在我国书法史上,流传着“二王”的一段佳话。王羲之“临池学书”,为节省时间顺手用池水涮笔,结果把一池清水染成墨池。若干年后,其子王献之磨墨练字,用完了整整十八缸水。这些故事,都在说明一个道理:人生欲有所成,关键是砥砺一颗恒心。
  ②古往今来,有恒者事竟成。一个人未必具备出众的天赋,但如果拥有异于常人的执着,“千磨万击还坚劲”“咬定青山不放松”,就能把“恒”字写进自己的品格,守得云开见月明,成就不凡事业。“词学宗师”夏承焘专注于词学研究和教学,以毕生之力旁搜远绍、取精用弘,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