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3990字。

  课题: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
  【学习目标】
  语言建构与运用:  积累文中常用词语。
  思维发展与提升:  了解时评的题材特点;理清文章脉络结构,分析文章中事实与观点的关系。学习文中多种论证方法的使用。
  审美鉴赏与创造:  深入理解工匠精神中所表现出的时代美。
  文化传承与理解体会:  深入理解工匠精神的内涵及其作用,传承工匠精神。
  第一课时
  【自学指导】
  1、积累字词
  (1)大声朗读课文,纠正字音。
  墓志铭( mínɡ )         雍容( yōnɡ )
  一把锉( cuò )             肺腑( fǔ )      
  臻于至善( zhēn )     推崇( chónɡ )
  笃实( dǔ )
  (2)重点词语含义。
  【炉火纯青】纯:纯粹。道士炼丹,认为炼到炉里发出纯青色的火焰就算成功了。后用来比喻功夫达到了纯熟完美的境界。
  【巧夺天工】夺:胜过。人工的精巧胜过天然。形容技艺十分巧妙。注意与“鬼斧神工”的区别。
  鬼斧神工原义是像是鬼神制作出来的。形容艺术技巧高超,不像是人力所能达到的,指天然。
  【不谋而合】谋:商量;合:相符。事先没有商量过,意见或行动却完全一致。
  【废寝忘食】废:停止。顾不得睡觉,忘记了吃饭。形容专心努力。
  【臻于至善】臻:达到;至善:善的极致。指做到极致。
  【出类拔萃】拔:超出;类:同类;萃:原为草丛生的样子,引伸为聚集。 超出同类之上。多指人的品德才能。
  【离群索居】索:孤单。离开集体或群众,过孤独的生活。
  【超今冠古】 冠:超出众人。超越古今。
  2、阅读下列作者及写作背景资料。
  【李斌】著名新闻评论员,在《人民日报》上发表了多篇评论性文章。如《自信的中国更有底气》《改革开放,创造新的更大奇迹》《以“劳动精神”丰富时代价值》等。
  【时代背景】本文原载2016年4月30日《人民日报》。   
  在2016年召开的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国家首次将“工匠精神”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一方面表示国家对“工匠精神”的重视,另一方面,也体现出国家鼓励更多企业或个人要有“工匠精神”。
  3、知识链接:
  (1)什么是新闻评论
  新闻评论:是一种就有价值的新闻事实和社会现象,运用综合和分析的方法发表意见,以指导实践的一种文体
  (2)新闻评论的特点
  新闻性。新闻评论必须以一定的新闻事实为依托,消息承载的是新闻事实本身,而评论则是透过事实阐述某种观点。
  倾向性。评论要对所依托的事实作出是与非、对与错、得与失、利与弊、善与恶、美与丑等方面的价值判断,这种鲜明的价值取向,使之天然地带有倾向性。公众性。消息报道及时、快速、量大,但也常常令受众陷在信息的海洋里,无所适从;同时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