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1400字。  《猫》优质课教学设计(部编版七年级上册)
教学目标:
  1、默读课文,整体感知,理清思路。(语言运用、思维能力)
  2、品味精美语句,学习描写方法(语言运用)
  3、体会作者对第三只猫的悔恨之情思,思考其中蕴含的人生道理。(文化自信、审美创新)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品味精美语句,体会作者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对第三只猫的情感,思考其中蕴含的人生道理。
  教学方法:
  1、朗读法:指导学生朗读,体会作者对猫的情感。
  2、勾画圈点法:让学生边默读边勾画重要语句。
  3、讨论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形式:来自天堂的信
  秋风萧瑟,落叶飘零,万物皆悲。作为一只被冤死的猫,我是多么地可怜、无助、悲催……今天,我强忍痛苦,给我的主人说几句心里话::“亲爱的主人,我爱你,也很想你,你打我,我不怪你,但有一件事,我要澄清一下,我真的没有吃那只鸟,还请你仔细调查,还我清白,以安慰我无处安放的灵魂……”
  师:看到这封信后,老师也为那只猫感到冤屈,特别是那句“一颗无法安放的灵魂还在飘泊着”令老师不安,究竟是什么原因令这只猫冤死的呢?今天老师想和大家一起查明真相,还第三只小猫的清白,让我们一起走进郑振铎的《猫》。
  二、默读,抓住猫的特点
  1.默读课文,思考:作者写了几只猫?如果让你领养一只,你会领养哪一只,说说你的理由。(可从外形、动作、性情、身世、可能给你带来的快乐等方面说明)
  2.师:PPT上出现的三只猫,你觉得它们分别是文中的哪只猫?
  3.领养理由(理由尽量用原文的词句)
  预设:引导学生抓住猫的动作描写、侧面描写和修辞手法的运用等说出猫的特点。第一只猫抓住“可爱、活泼”,第二只猫抓住“更有趣、更活泼”,第三只猫抓住“可怜”。
  三、跳读三次结局给作者的心理感受
  1.跳读,分别说出三只猫的不同结局,作者的不同心理感受
  2.齐读第一只病死后作者的心理感受;指名读第二只猫被人偷走后作者的心理感受;指名读第三猫被我打死后的心理感受。
  预设: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语句。第一只猫重点引导学生理解“酸辛”;第二只猫重点引导学生理解“怅然、愤恨、诅骂”;第三只猫重点引导概括作者的复杂心情“忏悔、愧疚、悲痛、自责”等
  四、品读分析文章主旨
  1.品读15-28段。黄鸟事件,
  2.案情现场,指名学生读现场所见
  3.调查相关证人,模仿回答,依据要合理
  小组讨论,相关证人的可能会怎么说?请以不同的口吻,用1-2句话谈谈自己确定此案件凶手在看法。
  预设:警察来调查取证模仿回答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