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530+2860字。
高考作文写作专题素材:论“器”与“不器”
一、“器”的含义
(一)器具,用具,可引申为人的用处
《礼记•学记》:"大道不器。"
郑玄注:"谓圣人之道,不如器施于一物。"
《论语•为政》:"君子不器。"
(二)人才
大器晚成。——《老子》
先自治而后治人之称大器。——《法言•先知
(三)气度、气量、胸怀
器小(器局狭隘);器行(器量品行);器怀(胸怀;度量);器宇(指人的胸襟和度量)
二、“器”的解读
(一)人应当像“器”一样,能盛纳万物,美的形制与好的内容相得益彰。
具体阐释:包含外物,要求我们心胸豁达开阔,学习“器”如一的品格,既要有不畏风霜的锐气,更要有也无风雨也无晴的洒脱。不畏过往,也不忘初心。不断涵养,为自我发展提供更多的养料;包含自己,要求我们努力奋斗,学习“器”丰富的蕴含,不断提升个人素养品质,锻炼自己,为接受知识、措置外物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人应当有“器量”,要兼容并包,彰显才识气度
具体阐释:就定量而言,人之气度应似江海纳百川,心怀天
下,当充纳自身,学习于“器”。学习“器”的包容,学习“器”的广阔。“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我们学习“器”,包含外物,也包含自己。
包含外物,要求我们心胸豁达开阔,学习“器”如一的品格,既要有不畏风霜的锐气,更要有也无风雨也无晴的洒脱。不畏过往,也不忘初心。不断涵养,为自我发展提供更多的养料;包含自己,要求我们努力奋斗,学习“器”丰富的蕴
……
高考作文写作专题素材解读: “给父母洗脚做饭”
10月11日,河北衡水中学组织学生开展了几项家庭活动。包括给父母数白发,给家长做四菜一汤,给父母洗脚。学校德育主任梁德彪称,通过活动让孩子知道父母不容易,也让父母知道孩子长大了。
近年来,很多中小学都在倡导“孝道”,强调以作业的形式,让孩子回家给父母洗脚、按摩甚至是下跪等。虽然这的确能让父母感受到孩子的孝心,但是更多的恐怕还是流于形式主义。难怪有网友吐槽:感动得脚气都犯了!
【素材扩展】
语音聊天、视频通话、转发分享、点赞收藏……在社交软件上,年轻人信手拈来的操作,对家里的老年人而言可能会非常复杂。不久前,浙江杭州一个女孩为外婆手绘了一份“微信使用说明书”,字迹工整、内容详细、图文并茂,打动了很多网友,也将老年人如何更好适应数字生活的话题,再次带进公众视野。
【时评链接一】
别让“孝”沦为形式主义(带旁批)
郭荣山
我国自古就有“百善孝为先”的孝道文化,孝道文化在中华文化中举足轻重,学校重视对孩子的“孝道”教育,让他们了解父母的辛苦,学会感恩父母,培养他们对父母的尊敬和关心,这些无可厚非。(阐述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