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19840字。

  鉴赏诗歌形象学案(教师版)
  【教学目标】   
  1.了解什么是诗歌的形象。  
  2.学会鉴赏诗中形象,掌握一定的鉴赏答题方法。  
  第一课时
  一、学习目标
  1.近距离触摸高考,了解古诗鉴赏的常考点、命题形式及命题方向。  
  2.掌握形象分析类题的基本答题方法。  
  二、学习重点:掌握鉴赏形象(景物形象)类试题的答题模式
  三、课时安排:2课时
  四、学习过程和要点
  1、什么是诗歌的形象
  2、如何鉴赏诗中抒情主人公的形象
  3、如何分析人物形象
  4、如何鉴赏诗歌的景物描写
  5、如何鉴赏诗歌的物象(意象)
  *、什么是诗歌的形象?
  诗歌作品的形象指的是诗歌作品创造出来的生动具体的、寄寓作者的生活理想和思想感情的艺术形象。
  形象(意象)
  人—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或抒情主人公
  景—写景诗或杂诗中的景象
  物—咏物诗或杂诗中的物象
  把握形象的特征,分析寓于形象中的思想感情,理解形象的典型意义。
  (1)人物形象。诗中的诗人形象“我”,一般指的就是抒情主人公,即诗人自己。有别于小说中的“我”(非作者本人)。
  (2)景物形象。诗中的景物形象是情中景。抒情诗,往往是借助客观物象(山川草木等)表现出来的主观感情形象,也就是含有“意”的形象,即“意象”。诗人一般借意象来表现自我,诗人作为主体,往往与意象这个客体合而为一。有时诗中有几个意象,各个意象之间都有一定的联系。
  (3)事物形象。诗人借助具有某种特定内涵的事物来表明自己的心迹或某种情感。如咏物诗。
  一、鉴赏诗歌的人物形象
  (一)如何鉴赏诗中抒情主人公的形象?
  (1)什么形象;
  (2)形象的基本特征;
  (3)形象的意义。
  1、简析下面这首宋词的人物形象。
  诉衷情 陆游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注:沧洲,水边,古时隐者所居之地。陆游晚年居于绍兴镜湖边的三山。
  这首词前两句回忆当年在抗金前线的战斗生活:“关河梦断何处”是说一觉醒来,关河要塞不知在何处,意谓脱离了前线;“尘暗旧貂?”是说尘土积满从军时穿的貂皮大衣。下片表达敌人尚未消灭,自己衰鬓先斑的慨叹,“天山”代指抗金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