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央视《百家讲坛》节目:鲁迅系列(一)《陆游是否变节之谜》。时长40分20秒。
主讲人简介:
孙丹林,男,汉族,1948年7月出生于丹东市,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中文系。现任锦州市教师进修学院党委书记。
社会兼职:锦州市教育学会副会长、中国大众文学学会理事、辽宁省美学学会理事、中国写作学会青少年写作研究会会员、锦州市文联东方文化研究会会长、锦州市楹联学会会长、锦州市教育学会副会长、辽宁工学院、渤海大学客座教授。
论文、著作:在省内外各种报刊、杂志上发表论文及文艺作品近百篇,另有主审、主编文集(公开出版)若干;其代表作为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的诗集《飞来石诗笺》。
内容简介:
陆游是我国南宋时期的大诗人,字务观,号放翁,浙江绍兴人。生于1125年,死于1209年,终年85岁。陆游生活的时代,正是北宋灭亡、南宋初建的动荡时代,围绕着金朝的大举入侵,是战是和,是抗金还是降金,是当时南宋面临的重大原则问题。
公元1127年四月,金军攻破宋朝都城汴京,也就是今天的河南开封,将宋徽宗、宋钦宗父子及大批王公大臣俘虏,导致了历时168年的北宋王朝灭亡,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靖康之乱”。徽钦二宗被俘后北上,受尽屈辱折磨,多年之后最终客死他乡。而宋钦宗的弟弟赵构在徽钦二宗被俘后一个月继位,史称宋高宗,南宋时代由此开始。
陆游是一个坦诚而外向的人,也是一个善于交际、朋友遍天下的人,又是当时著名的大诗人,因此他与当时的著名文人都有比较深厚的交往,比如大理学家朱熹、大诗人杨万里都是他的好朋友,他们之间众多的诗文唱和充分证明了陆游与朱熹、杨万里之间十分真挚而深厚的友情。可是,好景不长,陆游最终与朱熹、杨万里分道扬镳、关系破裂了,这究竟是为什么?这与陆游是否有变节行为到底有怎样的关系呢?
身为爱国大诗人的陆游,却因为大理学家朱熹的一段特殊评论,背上了晚节不保的罪名朱熹是当时的文坛泰斗、学术领袖,自然是一字千金。因此,在他对陆游做出这样的评价之后,士人阶层迅速风行了这种说法,许多人也因此疏远了陆游。后来,朱熹的这段话还被收入到《宋史·陆游传》之中,对陆游做了具有盖棺定论作用的评价。那么,我们究竟应该如何看待朱熹对陆游的这段特殊的评价?关于陆游变节的说法到底是真有其事还是历史冤案呢?渤海大学特聘教授孙丹林走进《百家讲坛》,拨开历史的迷雾,还原历史的真相,精彩讲述《陆游是否变节之谜》。
(来源:cctv-10《百家讲坛》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