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7060字。

  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广东省梅州市丰顺县能力测试卷
  八  年 级 语  文
  本试卷满分12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
  注意事项:
  1. 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考
  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用2B铅笔在“考场号”和“座位号”栏相应位置填涂自己的考场号和座位号。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基础(共5题,共30分)
  1. (10分)名句积累与运用
  (1)  唧唧复唧唧,    。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木兰诗》)
  (2)  山不在高,    。水不在深,    。(刘禹锡《陋室铭》)
  (3)      ,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4)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5)      ,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
  (6)  自古以来,巍峨的高山总会给人以豪迈的畅想,或是杜甫在《望岳》中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或是王安石在《登飞来峰》中的    ,    。
  (7)  陆游在《游山西村》中暗示走出困境前途将一片光明的千古名句是    ,    。
  2. (4分)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  让我们远离xuān xiāo    ,去倾听,去沉思吧。
  (2)  他按照早出晚归捕鱼撒网那股yōu xián    的心情撑着船。
  (3)  面对这样的天文数字,人们岂能wú dòng yú zhōng    ?
  (4)  做一个人,我们要行使自己的权力;做一个公民,我们应kè jìn zhí shǒu    。
  3. (3分)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A.我们要想做到出类拔萃,就要在各方面比别人多付出一倍、两倍,甚至三倍的努力!
  B.贵州省的清水桥是全球第二高的大桥,桥面距峡谷水平面垂直高度406米,气势宏伟令人叹为观止。
  C.这道难题,在老师的反复讲解下,同学们终于大彻大悟了。
  D.庄子一直厉行简单朴素的生活,从不刻意追求物质享受,所以给人的印象难免有些邋遢与不修边幅。
  4. (3分)下列语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规范的一项是   
  A.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
  B.又是秋天,妹妺推我去北海看了菊花。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
  C.一个外国人,毫无利己的动机,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做他自己的事业,这是什么精神,这是国际共产主义的精神,每一个中国共产党员都要学习这种精神。
  D.它聪明得很,不要多久,就知道在哪儿可以找到我了:首先它一定飞到我的卧室窗口,如果我不在里面,它便会去养鸭子的水塘里。
  5. (10分)为了倡导节约能源,让我们的家园变得更绿色,更环保,校学生会将举行“低碳生活从我做起”的主题活动。
  材料一: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深入,温室气体,主要是二氧化碳的大量排出,导致全球气温升高、气候发生变化。全球变暖使得南极冰川开始融化,进而导致海平面升高,水温升高导致蓝藻迅猛繁衍,从供水体系到天然湖泊都会受到污染,从而引发人体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和皮肤的疾病。低碳生活,已成为人类急需建立的生活方式。
  材料二:低碳指较低或更低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为主)排放。“低碳生活”已成为越来越多的人的共识。全球变暖等气候问题致使人类不得不考量目前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优化和约束某些生产和消费行为,从而实现减少碳排放量的目标。“低碳生活”的提出,不仅告诉人们可以为减碳做些什么,还告诉人们可以怎么做。
  材料三: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秘书长任官平说:“节能就是最大的减碳。”
  (1)  请根据以上的材料,写一段简要的文字,介绍一下什么是“低碳生活”。
  (2)  为本次活动拟一条宣传标语。
  (3)  在以“低碳生活,我们能做什么”为主题的班会上,大家推荐你做主持人,请写出你的开场白。(50字左右)
  二、阅读(共3题,共40分)
  6. (15分)【甲】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韩愈《马说》)
  【乙】
  臣闻古之君人,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三年不能得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