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18130字。

  语用复习专题四:修辞运用教案
  【教学目标】
  1. 掌握常用修辞的特点及其使用效果,掌握祖国语言文字特点及其运用规律。
  2. 形成个体语言经验,发展在具体语言情境中正确有效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和沟通的能力。
  3. 通过语言运用,获得直觉思维、形象思维、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教学重点难点】
  1.在语言运用题中,根据需要运用修辞手法来表达或鉴赏分析;
  2.在诗歌鉴赏题中,结合诗句内容分析修辞手法的作用及其表达效果;
  3.在现代文阅读题中,结合文章内容分析修辞手法在具体语境中的表达效果;
  4.在作文中,要求善用修辞手法,提升作文的趣味性和语言表达的艺术性。
  【教学方法】
  修辞即修饰文辞,是在使用语言的过程中,利用多种语言手段以收到尽可能好的表达效果的一种语言活动。修辞通过调整和修饰语言,使说话或写文章更准确明白,生动形象。如果说语法是研究语言表达对不对的问题,修辞则是研究语言表达好不好的问题。
  修辞包括消极修辞和积极修辞,主要是词语的锤炼、句式的选择和各种修辞方法的运用等。修辞学上的各修辞手法(修辞格)都是积极修辞,高考常考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反复、设问、反问等九种。
  本专题主要总结“语言文字及运用”板块中的修辞手法知识及考查类型。
  “语言文字及运用”板块中修辞手法的主要命题形式为:在准确辨识常见修辞手法的基础上,能够根据语意和语境的要求对修辞手法做出判断,运用修辞手法进行表达,对修辞手法运用的表达效果做出分析和鉴赏等,所给材料、所设情境多来自现实生活,与自然、社会和人生密切相关。
  【教学手段】
  多媒体技术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步骤】
  第1课时
  一、高考指津
  例一:(2020年新高考全国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我决定步行回家,我喜欢走夜路,何况此时夜凉如冰。我越过立交桥,走进了二环路西侧人行道。这条环路是北京塞车最严重的道路之一。白天黑夜,红尘万丈,车流缓缓,永远像一条黏稠的河。不知不觉,我发现已经走到了朝阳门立交桥附近。
  【题目】比喻具有相似性,请据此对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所用比喻进行简要分析。
  【答案】句中把塞车的路比作黏稠的河,体现了比喻的相似性。路和河的形状相似,车流和水流相似。塞车时汽车行驶缓慢,和河水因杂质多而黏稠时流动缓慢相似。
  【命题特点分析】本题要求分析比喻的相似性,考生需明确比喻的特点——不同类的事物在某个点上具有相似性。选取的比喻具有多点相似性,需要考生细致分解:首先是整体形状的相似性,其次是具体特性的相似性。此题可考查形象鉴赏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和逻辑分析能力,从而使考生能更好地理解和运用修辞。
  例二:(2021年新高考全国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传统文化展现传统节日,传统节日传承传统文化。剪纸灯谜,描绘城乡风物;秧歌花鼓,传播时代精神。火树银花踏歌行,古风新韵颂文明,一席汁醇味正的文明盛宴,让市民近距离感受到传统文化的深厚魅力和传统节日的浓厚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