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25510字。

  语言表达:变换句式
  1.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的题目。
  日月流年里的西湖,愈发被日子浸润得玲珑秀丽,风姿婉约,卓尔不群!于是,总是忍不住地遐想,邀上你,在江南的丹青墨色里,在西湖边上,身上披着一件蓑衣,戴一顶斗笠在头上,手里拿着的是一卷诗书,一壶龙井正在船中煮着。独钓江南,烟雨笼罩,一江繁花落尽后的缤纷,独钓那些堪与不堪的日月流年。
  草长莺飞的江南等你,从此,__________________,年年芳馨四溢,岁岁清芬葳蕤;从此,故乡是一幅丹青墨色的山水画,垂挂在我们心灵的天幕,时时凝望,百感交集。
  (1)适当调整画线部分的语序,把它改写成格式协调致、匀整对称的句子。
  (2)请根据语境,在材料横线处补写一个比喻句。
  2.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作答。
  拆字法是一种利用汉字可以分析拆拼的特点,对谜面或谜底的文字形状、笔画、部首、偏旁进行增损变化或离合归纳,使原来的字形发生变化的字形分拆或增损离合的方法。
  这类谜往往虚实结合,需仔细推敲斟酌,才能求出谜底。用拆字法来阐释字义,常常会产生有趣的联想,让人悟出哲理。比如“功”,只有出“力”下“工”夫,才能走向成“功”的彼岸。
  把文段中画横线的长句改写成三个短句,可适当增删词语,但不能改变原意。
  3.对下面一段话中画线部分进行改写。要求:①以“儒家学者”为主要陈述对象;②不改变句子的原意,但语序可变动。
  《诗经》从一开始,尽管还没有赋予它以儒家经典的意义,人们还习惯地称它为“诗三百”,但它的本来面目就逐步被儒家学者掩盖,断章取义、歪曲篡改,被拿去附会剥削阶级所需要的道德伦理观念。
  4.请根据下面的语境,完成问题。
  某电视台正在策划一个“抗疫最美志愿者”宣传短片,实习策划小刘写了一段赞美志愿者的宣传语,以下是初稿:
  他们用温暖的话语、亲切的笑容把一颗颗抗击疫情的心浸润着,那是城市形象最朴实厚重的底色;真诚的抚慰、无私的关爱是城市文化最真挚深沉的意蕴,他们谱写出一曲曲志愿服务的赞歌;满腔的激情被他们用来书写一个个疫情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