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2270字。

  《念奴娇.赤壁怀古》优质课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诵读诗歌,理解诗歌的基本内容。
  过程与方法:
  1.了解豪放词的风格特点,提高古典诗词阅读鉴赏能力。
  2.从词句入手,体会炼字炼句的妙处,进而把握作品的意境。
  情感与态度:领悟作者面对人生挫折的旷达情怀。
  【教学重难点】
  1.鉴赏怀古诗词写景、怀古、抒情的自然结合的艺术表现力,体味豪放派词的意境及其风格特点。
  2.感悟词人复杂的精神世界,理解“人生如梦”的感慨。
  【学情分析】
  这首词针对的学习对象是高一学生。基于前三单元的学习,学生理解诗词的能力已经有了比较大的提高。而且,初中阶段也选读了苏轼的《定风波》,学生对作者生平已有过基本的了解。因此,本节课的重点会放在情感的挖掘和鉴赏手法的掌握上。
  【教学方法】
  1.诵读法;2.提问法;3.讲授法;4.合作探究法。
  【教学辅助】借助多媒体完成教学。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同学们,刚才播放的是《三国演义》的片头曲,这首歌曲会让我们想到那个鼓角争鸣、充满纷争的乱世——三国,那是个催生英雄的时代。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三国时期的英雄,作为大文豪的苏轼,他又最欣赏谁呢?让我们一起追随苏轼的脚步,走进黄州赤壁,重温三国的古战场,追慕千古风流人物。
  二、预习检查
  1.关于作者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自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一生宦海浮沉,书文、诗、词、画,俱成大家。堪称中国古代第一全才。        
  2.写作背景
  《念奴娇.赤壁怀古》是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游赤鼻矶,作词抒怀。
  三、初读感知,朗读词作
  1、一名同学配乐试读,教师纠正强调以下字的读音;
  浪淘尽(táo)初嫁了(liǎo)羽扇纶巾(guān)樯 橹(qiáng)
  华 发(huā)       一尊还酹江月(lèi)
  2、朗读评价:从语速、语调、情感把握等方面评价学生朗读情况。
  3、全班齐读。
  四、合作探究,理解词作
  (一) 从题目入手
  念奴娇:词牌名;赤壁怀古:题名;题材:怀古咏史词
  (二)赏析上阕——“观眼前之景”
  1.学生齐读上阕。
  2.讨论问题:词的上阕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景象,主要集中体现在哪些词句上?
  明确:词的上阕描绘了一幅雄奇壮观的赤壁的奇景和波涛汹涌的长江景象。
  集中在“大江东去,浪淘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