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030字。
春江花月夜
教学准备
学情分析
《春江花月夜》是部编版高二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古诗诵读中的一篇课文。此诗是唐代诗人张若虚创作的七言长篇歌行。此诗沿用陈隋乐府旧题,运用富有生活气息的清丽之笔,以月为主体,以江为场景,描绘了一幅幽美邈远、惝恍迷离的春江月夜图,抒写了游子思妇真挚动人的离情别绪以及富有哲理意味的人生感慨,表现了一种迥绝的宇宙意识,创造了一个深沉、寥廓、宁静的境界。全诗共三十六句,每四句一换韵,通篇融诗情、画意、哲理为一体,意境空明,想象奇特,语言自然隽永,韵律宛转悠扬,洗净了六朝宫体的浓脂腻粉,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孤篇压倒全唐”,被闻一多誉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宫体诗的自赎》)。
教学工具
浏阳三中是省示范农村高中,学生的基本素养相对薄弱,在朗读水平,探究活动的组织,深度学习的开展,学习资源的利用,信息技术的掌握程度方面,都存在农村学生的局限。我们教师在设计方案和活动的组织方面,如何有效激趣,准确而贴近学生,培养学生提升关键能力,陶冶审美情操。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语言建构与运用:朗诵诗歌,品读诗歌唯美意境;
思维发展与提升:抓住核心意象“月”,借助联想和想象,品味“月”意象背后的情思;
审美鉴赏与创造:通过置身诗境的方法,感受本诗中“月”之意象美,鉴赏诗歌的画面美、哲理美、情感美;
文化传承与理解:了解“月”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审美意蕴。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抓住核心意象“月”,借助联想和想象,品味“月”意象背后的情思;
教学难点
通过置身诗境的方法,感受本诗中“月”之意象美,鉴赏诗歌的画面美、哲理美、情感美;
板书设计
春江花月夜
张若虚
春 、江、花、月、夜 景美
宇宙人生 个体生命 理美
思妇 游子 情美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一、课堂导入
展示学生画作,播放古筝曲。
结合两幅《春江花月夜》画与一曲《春江花月夜》,大家读一读,找一找《春江花月夜》里有哪些意象?核心意象是什么?
二、品读核心意象“月”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在王维眼里,月是悠然恬静的月。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李煜眼里,月是裹挟无限愁思的月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