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8410字。
理解领悟诗歌的思想感情
高频考点 怀古咏史诗★★★
怀古咏史诗一般是怀念古代的人物和事迹,融合对自然、社会、历史的感触,一般以古代遗迹为生发点,以地名或“览古”“怀古”为标题的一类诗歌。
怀古咏史诗的情感类型有三类:
(1)对历史作冷静的理性的思考,诗人自己不置身其中。
如:杜牧在《赤壁》中的主要观点态度是什么?
答案 诗人观赏了古战场的遗物,对赤壁之战发表了独特的看法,认为周瑜胜利于侥幸,同时也抒发了诗人对国家兴亡的慨叹。
(2)把史实和现实扭和在一起,或是感慨个人遭遇,或是抨击社会现实。
如: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的主旨是什么?
答案 上片赞扬在京口建立霸业的孙权和率军北伐、气吞胡虏的刘裕,表示要像他们一样金戈铁马为国立功。下片借讽刺刘义隆表明自己坚决主张抗金但反对冒进误国的立场和态度。最后还借廉颇自况,抒发未能实现自己怀抱的感慨。
(3)只抓住历史的影子,故意借题发挥。
如:张养浩的《山坡羊•潼关怀古》的主旨是什么?
答案 本散曲由潼关而怀古,表达了对广大人民的同情。“兴,百姓苦;亡,百姓苦”一句道出了主旨,揭示了统治者压迫人民的本质。
总之,诗人对某一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的咏叹,一般融进了诗人独到的见识,借古伤今、讽今、伤己,抑或是感慨个人遭遇,或是抨击社会现实
•“怀古咏史诗”题答题建模•
设 问 方 式
1.这首诗写眼前实景,暗寓历史沧桑,试结合全诗加以赏析。
2.这一情景的描写看似怀古,其弦外之音又是什么?请作具体的分析。
3.有人说诗人在凭吊古迹时流露出对时事的沉重的感伤,你是否同意这种说法?为什么?
思 路 规 范
第1步,弄清史实,了解作者
后代作家对尘封的往事发思古之幽情,一定有现实的原因或触发感慨的媒介。苏轼被贬黄州,到过当地一处叫赤鼻矶的地方——传闻就是当年三国时的古战场赤壁——凭吊,这赤鼻矶也可以说是触发诗人感想的媒介。诗人站在浩浩古战场、滚滚长江边,抒发了对历史、人生的深沉感慨。时光不再,英雄易逝,而那潇洒儒雅、指挥若定的周郎,更激起诗人双鬓染霜而功业未就的伤己之情。
第2步,分析写法,把握内容
咏史怀古诗主要写法有下面几点:
(1)借古讽(伤)今(李商隐《贾生》)。
(2)今昔对比(刘禹锡的《乌衣巷》 李白的《越中览古》)。
(3)以景衬情(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
(4)用典(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5)议论(李商隐的《贾生》)。
(6)侧面烘托(刘禹锡的《石头城》不从石头城入手,却从石头城周围景物——山、潮水、月——入手,写出了石头城这一“故国”的没落与荒凉等)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