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4520字。
语言基础运用专题
北京市海淀区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21.语言基础运用(共5分)
①2022年10月1日,《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保护条例》正式施行,由此,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以下简称“北京中轴线”)申报2024年世界文化遗产工作进入了冲刺阶段。②“北京中轴线”是井然有序、气势恢宏的城市历史建筑群。③它全长7.8公里,北起鼓楼钟楼,南到永定门,纵贯北京老城。④古代皇家建筑、居中历史道路和现代公共建筑等是其主要构成部分。⑤这条中轴线的建立让北京具有了独有的壮美秩序。⑥它是北京的脊梁和灵魂,是北京的空间之轴,更是文化之轴。⑦申遗是为了更好地保护利用,把老祖宗留下的文化遗产精心守护好,让历史文脉更好地传承下去。⑧条例的颁布实施是“北京中轴线”申遗保护工作的标志性成果,为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保护提供了法治保障。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①句中的引号表示特定称谓。 B.⑥句中的“空间”和“文化”应互换位置。
C.⑦句中的“是”字不能删去。 D.⑧句中的“法治”不可以用“法制”替换。
(2)根据画线处的内容,用一句话给“北京中轴线”下定义。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3分)
北京市朝阳区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质量检测语文试卷
7.语言基础运用。
①在北京,有这样一条纵贯南北的中轴线——北端是钟鼓楼,以晨钟暮鼓昭示出古人的时间秩序,南端则是永定门,巍峨耸立,见证南城几百年的市井繁华。②这条肇始于元、全长7.8公里的中轴线,如同古都之脊,串联起万宁桥、景山、故宫、太庙、天安门、正阳门等名胜古迹,承载着这座城市深厚绚烂的历史文化底蕴。③2021年,在北京中轴线上的重要地标——正阳桥遗址考古中,发掘出土了明代遗存石雕镇水兽,这一发现或者对研究北京古城的水利、交通具有重要价值,或者是地方文化遗产的实证。④不久前,这只镇水兽又有“新动作”:化身为一个栩栩如生、通体蓝色的IP形象——“北京中轴线上的镇水小神兽”。⑤作为助力中轴线申遗的卡通形象“小神兽”,名为“水灵龙”,引发了诸多关注,让更多人感受到“活”起来的中轴线文化。
(1)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第①句中的“纵贯”可替换为“跨越”。
B.第②句中“着”替换为“过”不改变句意。
C.第③句中加点的关联词语使用恰当。
D.第③④句中的破折号用法相同。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