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640字。 1 沁园春•长沙
教学准备
学情分析
《沁园春 长沙》是高中语文的第一篇课文,选自《毛泽东诗词集》,整首词通过对湘江秋景的描绘和青年时代革命斗争生活的回忆,抒写出革命青年对国家命运的感慨和以天下为已任,敢于改造旧中国的豪情壮志。上阙描绘一幅多姿多彩、生机勃勃的湘江秋景图,下阙回忆往昔青年革命岁月,表现诗人毛泽东和一群志同道合的革命青年为了改造旧中国而英勇无畏壮志豪情。形象含蓄地回答了“谁主沉浮”的设问——主宰国家命运的,是以天下为已任、敢于改造旧世界的有志青年。
《高中语文教学大纲》中明确规定,要培养学生“初步具有鉴别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所以高中语文教材中的诗歌单元,须担负起培养学生对诗词等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的重任。本单元是诗歌单元,单元教学目标的设定是诵读、感受诗歌的音乐美,体验诗歌的节奏和韵律,体会诗歌丰富的感情。通过诗歌的语言,体会、理解诗中生动、鲜明的意象与意境,领悟诗的主旨。
教学工具
这篇课文同时也是学生进入高中以后的第一堂“正式”的语文课,在这以前,我们虽然已经对高中语文的编排体系、教学内容、学习要求和高考语文的一些特点给学生讲解过,学生已初步明白了高中语文学习的一些要求,可能对高中语文有了一定的新鲜感和较浓的兴趣,但这毕竟是学生进入高中以后所接触的第一课,所以如何指导学生学好这篇课文,实现“由教到不教”,树立学生学好高中语文的信心,是这篇课文的关键所在。
初中时,学生学过《沁园春雪》,所以对作者有一定程度的了解,知道毛泽东不仅是军事家、政治家,共和国的缔造者,还是一位书法家和诗人。对毛泽东的诗词名句耳熟能详,且有一定的认知。
本班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浓厚,基础较好,自主学习的能力较强,有部分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善于表现自己。可以创设合作学习的活动,鼓励学生相互学习,尽可能为学生创造发言的机会,体验成就感。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以读带悟,领会诗境诗意。
2.体会作者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
3.感悟一代伟人毛泽东视天下为己任的革命情怀和爱国热情。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本词中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
教学难点:领悟作者视天下为己任的革命情怀和爱国热情。
板书设计: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今天,我们要学习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毛泽东的诗歌风格是豪放。他自己也说过:“我的兴趣偏于豪放。”在上新课之前,我们先来看以下几句诗,初步感受毛泽东的豪迈之情。我来说上句,请同学们对下句。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现在,我们一起来学习《沁园春•长沙》,更深入地感受一下一代伟人的风采。(教师板书:沁园春•长沙 毛泽东)
二、初读感知
朗读指导:
1.请同学们大声、自由地把这首词朗读一遍。(多媒体展示要求:读准确、读通顺、读连贯。)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