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890字。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教学准备
学情分析
这个单元属于必修课程“文学阅读与写作”学习任务群,对于文学作品,要从诵读,鉴赏,表达三个方面组织学生开展学习活动。该单元的人文主题是“生命的诗意”,《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豪迈悲壮,有典型的豪放词风,词人的爱国之志,老而弥坚,是“诗教”的重点内容。
教学工具
高中学生有一些古诗词积累、也学习过一些辛弃疾的诗词,但诵读技巧不佳;他们有一定的理性思维,但不太擅长文学语言的表达;技术运用较为熟练,但合作探究能力有待加强。结合学生已经学习过的诗歌,设计辛派壮词学习任务群,在赏析诗词情景的基础上,再通过创意诵读表演(情境创设),以期增强学生的诵读感悟,拓展诗教的深度和广度。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人论世,梳理有关辛弃疾的常识,旧知补缺,激发诵读兴趣,回顾本词意境和情感。
2.诵读指导,通过诵读符号标注法,辅助学生诵读感悟,提升学生文学语言建构与审美表达素养。
3.创意表演,通过表演诵的设计、表演、评价(自评、互评、师评),使学生演绎经典,感受情怀,培养其文化自信,提升其审美鉴赏与创造方面的素养。
4.梳理探究,通过对一组爱国诗篇的梳理,探究“家国情怀”,追寻文化血脉,提升学生的思维力、理解力,促进民族文化传承。
5. 个性创作,通过写作三行诗,使学生在具体的创作情境中增强其语言运用、审美创造、文化传承等语文核心素养,并在一定程度上发展其在人文底蕴、实践创新、国家认同等方面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
教学重难点
创意表演——通过表演诵的设计、表演、评价(自评、互评、师评),使学生演绎经典,感受情怀,培养其文化自信,提升其审美鉴赏与创造素养。
梳理探究——通过对一组爱国诗篇的梳理,探究“家国情怀”,追寻文化血脉,提升学生的思维力、理解力,促进民族文化传承。
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
导入
【古典配乐】
诵读经典,传承文化——今天,就让我们通过诵读《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感受一代豪杰辛弃疾的抱负和襟怀。
一、回顾:豪放词作,巧概括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