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2840字。

  默写专题
  北京市海淀区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15.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8分)
  古往今来,志士仁人以天下为己任,或抒爱国之情,或究治世之理。岳阳楼上,杜甫远眺洞庭,以“  ①  ,  ②  ”表达对时局动荡、百姓罹难的痛心。北固亭中,辛弃疾怀古伤今,以“  ③  ,  ④  ”抒发英雄暮年、壮志难酬的慨叹。《谏太宗十思疏》中,魏征引先哲名言,诚心劝谏:“怨不在大,  ⑤  ;载舟覆舟,  ⑥  。”《答司马谏议书》中,王安石用盘庚迁都的典故表达改革决心:“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  ⑦  ,  ⑧  。”
  15.(8分)
  参考答案:
  ①戎马关山北          ②凭轩涕泗流
  ③廉颇老矣            ④尚能饭否
  ⑤可畏惟人            ⑥所宜深慎
  ⑦度义而后动          ⑧是而不见可悔故也
  【评分标准】每空1分。句中有错别字、多字、少字,该句不得分。
  北京市朝阳区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质量检测语文试卷
  4.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
  (1)“文章合为时而著”是指写作要有现实意义。如杜牧的《阿房宫赋》分析秦灭亡的原因,意在提醒唐朝统治者不要重蹈秦的覆辙:“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苏洵的《六国论》则分析六国破灭的原因以借古讽今:“苟以天下之大,     ,是又在六国下矣。”
  (2)引用是诗文常用手法,如苏轼在《赤壁赋》中引用曹操《短歌行》中的诗句来追述曹操:“     ,     ”;曹操的《短歌行》则引用《诗经》中的诗句表达对贤才的渴慕:“     ,     ”。
  (3)陶渊明曾叹“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李白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也有类似的情感抒发“     ,     ”。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名句名篇识记的能力。名句名篇的考查常常分为两类:识记式默写、情景式默写(理解性默写),其中识记式默写考查字形默写,情景式默写(理解性默写)主要考查在语境中的具体运用,具有一定难度,理解能力和记忆力都同时考查到了。
  【解答】故答案为:
  (1)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重点字:哀)
  (2)月明星稀    乌鹊南飞    青青子衿    悠悠我心(重点字:鹊、衿、悠)
  (3)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使我不得开心颜(重点字:摧、事)
  【点评】《梦游天姥吟留别》名句辑录:
  (1)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
  (2)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
  (3)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
  (4)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
  (5)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北京市大兴区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年级期中质量检语文试卷
  14.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共8分)
  (1)《琵琶行》中的诗人由所见所闻生发悲戚:“其间旦暮闻何物?      ①       。” 《登岳阳楼》中的诗人则由个人身世转为国事危难感伤涕零:“戎马关山北,        ②        。”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