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800字。
涉江采芙蓉
教学准备
学情分析
《涉江采芙蓉》是部编版新教材,高一必修上第8单元古诗词诵读的篇章。叶嘉莹先生说,在中国诗歌史上有一组十分奇怪的诗,他们非常易懂却又相当难解,艺术成就极高,却又没有留下作者的姓名,人人读了心中都觉得有所触动,却又很难说清受到触动的缘由。这一组诗最早见于南朝梁代昭明太子萧统所编的《文选》,编者为他们加了一个总题——《古诗十九首》。《涉江采芙蓉》是其中的名篇,本诗用一字千金的语言,写了一朵无法送出的芙蓉,一朵纯净的芙蓉,一组高洁的意象,一种纯真的习俗,一腔绝望的深情,这是一首写尽离伤的绝美情诗!
教学工具
高一的学生对篇幅不太长的古诗,诵读与背诵难度不大。分析诗中的意象稍有难度,通过老师的点拨,温故知新也能够解读出“芙蓉”这一意象的象征义,但还需进一步分析古人折花草相赠这一习俗。难点在于理解诗中的情感 ,信息社会由于科技的发达,交通的便利,人们并不能很好的理解古人离思之深重。此外,这首五言诗字面意好懂,但艺术成就极高,如何让学生领会到其一字千金的高妙,是个难点。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语言构建与运用: 赏析《涉江采芙蓉》意象
2思维发展与提升:理解《涉江采芙蓉》情感
3. 审美鉴赏与创造 :体会《涉江采芙蓉》语言之妙.
4. 文化传承与理解:了解《古诗十九首》的相关常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1.赏析芙蓉这一意象。
2.讨论古人折花草相赠的习俗。
3.体会主人公的一腔深情。
难点:理解诗歌所蕴含的时代背景,感悟诗中深重的离思与忧伤。
板书设计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看小视频
二. 朗读诗歌
1.听视频朗读。读准字音 遗( )谁( )还( )
2.看幻灯片节奏划分,学生齐读,读准节奏。
3.教师范读,读出情感。
三. 品读诗歌
(一)品味一朵芙蓉
芙蓉的别名有:
1. 学生说描写荷花的诗句。
出淤泥而不染, 。
製芰荷以为衣兮, 。
荷叶罗裙一色裁, 。乱入池中看不见, 闻歌始觉有人来。
明确:莲花是君子之花、佳人之花具有 纯净高洁 的特点。
2.你认为涉江采芙蓉的是女子还是男子?
3.“兰泽多芳草”一句可以去掉吗?
明确:芙蓉、兰泽、芳草,这是一组 芬芳高洁 的意象组合成一个 纯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