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0620字。
兰州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模拟测试
语 文 2022.12
注意事项:
1. 本试卷包含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考生答题全部答在答题卡上,答在本试卷上无效.本次考试时间为150分钟,满分值为150分.
2. 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号)用书写黑色字迹的0.5毫米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上,并用2B铅笔将对应的数字标号涂黑.
3. 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答非选择题必须用书写黑色字迹的0.5毫米签字笔写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在其它位置答题一律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那是1961年7月的一天,下课铃声响过之后,袁隆平拍去身上的粉笔灰尘,掖着讲义夹,匆匆来到校园外的早稻试验田。采用常规法培育出来的早稻常规品种正在勾头撒籽,呈现一派丰收景象。袁隆平把讲义夹放在田埂上,走下稻田一行行地观察起来。突然,他那敏锐的目光停留在一蔸形态特异、鹤立鸡群的水稻植株上。他屏气静神地伸出双手,欣喜地抚摸着那可爱的稻穗,激动得几乎要喊出声来!
这是一株奇特的稻禾,株形优异,穗大粒多,足有十余穗,每穗有壮谷一百六七十粒。袁隆平用布条扎上记号,从此格外精心地照顾这蔸稻禾。收获季节他得到了一把金灿灿的稻种。第二年春天,袁隆平把这些种子播种到试验田里,期待收获有希望的新一代稻种。可是当秧苗长高之后,袁隆平发现,它们高的高,矮的矮,成熟得也很不一致,迟的迟,早的早,没有哪一蔸的性状超过它们的前代。
一种失望的情绪掠过袁隆平心头,但是对孟德尔、摩尔根遗传学有着深入研究的袁隆平进而想到,从遗传学的分离律观点看,纯种水稻品种的第二代是不会有分离的,只有杂种第二代才会出现分离现象。今年它的后代既然发生分离,那么可以断定去年发现的性状优异稻株是一株“天然杂交稻”的杂种第一代。
(选自《喜看稻菽千重浪——记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袁隆平》)
材料二:
张秉贵常说:“我们售货员要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一团火,来温暖人民群众,使他们不仅在商店里感到热乎乎的,回到家里热乎乎的,走上工作岗位还要热乎乎的,激发出更大的革命干劲儿,投入社会主义建设,这才算我们对革命事业有了一点儿贡献。”为了当好顾客的参谋,他不知费了多少心血去熟悉自己柜台里的商品。公休日,他到糖果厂去参观访问,了解糖果的制作过程;下班后,他又到医院向医生学习各种糖果的营养知识;卖糖果时,他虚心向爱吃糖的顾客了解各种人吃糖的习惯和各种糖果的味道。几年来,他还自己花钱买了230多种糖果来品尝,并请同柜台的售货员一起尝。经过刻苦钻研,张秉贵的商品知识十分丰富,为群众服务也有更多的主动权了。遇到患肝炎的顾客,老张就介绍买糖分多对治肝病有好处的水果糖;遇到患气管炎的顾客,他就介绍买冰糖;对消化不良的顾客,他又请顾客买柠檬糖和橘子糖……在售货中,他严格要求自己,做到了顾客买与不买一个样,买多买少一个样,生人熟人一个样,大人孩子一个样。
(选自《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
材料三:
西藏大学的老师展示了钟扬2017年6月24日的工作安排:上午到拉萨贡嘎机场,下午3点半参加西藏大学博士生答辩会,5点跟藏大同事和研究生处理各种学科建设和研究生论文等事情,晚11点回到宿舍网上评阅国家基金委各项申请书,凌晨1点开始处理邮件,凌晨2点上床睡觉,清晨4点起床,4点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三则材料,均以报道不同战线上的先进人物为主,都属于人物通讯中的传记式类别,全都属于传记文学的范畴。
B.材料一,通过描写袁隆平发现“天然杂交稻”第一代,并反复分析、实践的过程,表现他勇于实践、敢于探索的精神。
C.从材料二中可以看出,张秉贵说到做到,恪尽职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体现了“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的思想境界。
D.材料三写到,钟扬总说“没事,我很好”,对同事说“自己的时间太短了,必须这样”等,表现了他专心工作、只争朝夕的忘我境界。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材料一,通过动作、神情与心理描写,生动表现了袁隆平在发现高产稻穗时,有惊喜和失望,更有深入思考和不辞辛苦的行动。
B.材料二,通过人物典型的语言和践行承诺的一系列举动,充分表现了张秉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崇高品质。
C.材料三的前四段,不仅运用正面描写,更是通过侧面描写,由他人的语言和周围人耳闻目睹的事迹,全面塑造钟扬这一人物形象。
D.由三则材料可以看出,人物通讯需要综合运用描写手法来刻画人物的身分、性格、思想、作风、生活状况等方面。
3.下列选项均属于人物通讯,从题目看不同类的一项是( )
A.索玛花儿为什么这样红——记优秀共产党员木里县马班邮路乡邮员王顺友(新华社2005.06.02)
B.你负责逐梦冰雪,我负责温暖世界——2022北京冬奥会大学生志愿者掠影(光明日2022.02.08)
C.一个人,一辈子,一道渠——贵州遵义老支书黄大发的无悔人生(《人民日报》2017.04.19)
D.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人民日报》1966.02.07)
4.材料三中,是如何记述钟扬2017年6月24日工作安排的?请作简要分析。
5.材料一原文为什么以“喜看稻菽千重浪”为题?请结合“曾记否,到中流击水”“创新是科学家的灵魂和本质”“事实是科学家的空气”“饥饿的威胁在退却”四个小标题进行简要分析。
(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三走严庄①(节选)
茹志娟
去年,正是高粱红的时候,我和军区民运部的老马同志第一次来到了严庄。严庄这地区地方武装力量不够强,还残留了一部分政治土匪,他们勾结地主,经常有活动。因此这地区的土改工作就有些特殊,农民一方面迫切地要求土地,另一方面又有顾虑,不敢要土地。我和老马去严庄的任务,就是发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