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16730字。

  山西省晋城市阳城县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
  一、厚积薄发展“语基”(20分)
  一字一句,积淀涵诗韵
  1. 
  肖宇同学整理了四组八年级上册教科书中易错的词语贴在桌头,事后发现其中一组出现了两处错误。请你将这组中错误的词语找到,用正楷字将改正后的词语工整、规范地书写在田字格内。
  2. 2022年元旦前夕。班级举行了第三届“诗文诵读大会”,你站上了答题区。
  【主持人晓雯】苏轼曾说:“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本届“诗文诵读大会”第一轮为必答题,请你按要求细心作答哦!
  第一组:图表线索题——请认真读取下列三幅图表 信息,按要求写出相应的诗文原句。
  ①请根据表1十二宫格的提示写出一句古诗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请用正楷字补全书法作品(图1)中空缺的文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请根据画作(图2)写出王维《使至塞上》中的联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组:语境运用题——请结合下列语境,填写相应的诗文原句。
  培根说:“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读杜牧的《赤壁》,“东风不与周郎便,____________”告诉我们机遇的重要性;读杜甫《春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借战争中亲人离散后的心理,启示我们要珍惜并守护和平;读《<孟子>三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明确指出民心向背是战争胜负的决定因素,所以治国理政要以人民为中心,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
  一颦一笑,活动展诗情
  冬至过后,育英中学“耕心逐梦”班开展了“身边 文化遗产”系列实践活动。
  【文化遗产寻踪】
  在山西省晋城市阳城县的西南部有一座上古名山——析城山,东临太行,西接中条,北枕太岳,南瞰王屋。这里既有堪比张掖的丹霞地貌,又有媲美恩施的翠谷深峡。特别是巅峰近10平方公里的圣王坪,被地学界称为“地球上的环形山”。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十多位海内外专家学者反复登临析城山考察,深入钻研古代典籍,从不同学术领域反复进行研究论证,一致认为山西阳城境内的析城山就是远古昆仑丘(昆仑墟)。大量古代文献典籍中所描述的昆仑丘的“增域”“悬圃”“瑶池”“酸泉”“开明兽”“九井”“九门”“弱水”“炎火之山”等自然景观、山体具象,在析城山都能找到对应的实物原型。
  昆仑丘是中华人文始祖太睥伏羲王都,是中华文明发祥圣地,是中华文明曙光升起的地方,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本源!
  3. “语众不同”组利用互联网收集了关于析城山(昆仑丘)的材料推荐给大家。下列对选段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选文第一段第一句中的破折号,其作用是进行解释说明。
  B. 选段画横线的句子从语气上来说是陈述句。
  C. 选段画波浪线句子主干是:山体具象找到原型。
  D. 结尾段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朗读时应该语调铿锵,读出气势。
  【文化遗产梳理】
  遗产类别 国家级 省级 市级
  传统手工技艺 3 7 6
  民间文学 0 1 0
  传统(民间)习俗 2 2 0
  传统曲艺 0 2 1
  民间舞蹈 0 3 3
  传统戏剧 0 2 1
  4. “文笔透纸”组通过到县文化馆走访。制作了“阳城县市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分类统计表”。请从中总结图表的主要信息。
  【文化遗产保护】
  5. “真知灼见”组针对我县文化遗产被忽视、被破坏的现状,计划以班级的名义向全校师生发出倡议,倡导关注并保护我县的文化遗产。请你结合相关材料和自己的活动体验与收获,执笔补全下面这则倡议书。
  写作提示:①注意对象和场合,表达得体;②格式正确,目的明确,内容和要求简洁条理。
  ____________倡议书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我们阳城县历史悠久,文化遗产众多。针对当前__________________的现状,特发出以下倡议:
  1.树立文化遗产保护意识,加强文明修养。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1年12月25日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