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3610字。
广州市重点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
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 12 页,满分 100 分,考试用时 110 分钟,请完成所有试题。注意事项:
1. 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考生号、试室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用 2B 铅笔将试卷类型和考生号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2. 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的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填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 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 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
一、理解性默写(本题共 5 小题 10 空,10 分)
1.《过秦论》中,作者将陈涉与九国进行多角度对比,其中写在武器装备方面对比的句子是: “ , ”。
2.司马迁连用两个被动句“ , ”,写出屈原诚实不欺却被猜疑,忠心耿耿却被诽谤的现实,引出下文写屈原由于心生怨愤而作《离骚》。
3.同样是描写塞外黄昏时的风景,王维的《使至塞上》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雄奇壮阔,而高适的《燕歌行》则是“ , ”的凄凉与悲壮。
4.《李凭箜篌引》中“ , ”两句,诗人用浪漫夸张的手法,写音响效果。长安城门前的冷气寒光,皇城仙府,全被箜篌声所消融。
5.《书愤》中的“ , ”两句,作者感叹世事艰难,追述了年轻时收复失地的雄心壮志。
二、课内文言知识题(本题共 20 小题,40 分)
6.下列各组句子,不全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2 分)
A.亡走赵,赵不内 屈平既绌,其后秦欲伐齐
B.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 然亡国破家相随属
C.令张仪详去秦 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
D.使于齐,顾反 齐与楚从亲
7.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2 分)
A.阴相与谋劫单于母阏氏归汉 B.空自苦亡人之地
C.汝为人臣子,不顾恩义,畔主背亲 D.因泣下霑衿,与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