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3题,约13230字。

  湖北省荆州市沙市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卷
  考试时间:2022年12月8日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修辞立其诚”,是《易传•文言》的一句话。这句话虽然是两千年以前讲的,现在仍应加以肯定,仍应承认这是发言、著论、写文章的一个原则。“立其诚”即坚持真实性。诚者,实也,真也。现代所谓“真”,古代儒家谓之为“诚”。在中国哲学史上,首先用“真”字的是道家。《庄子》说:“道恶乎隐而有真伪?”以真伪对举,始于庄子。
  “立其诚”可以说包括三层含义,一是名实一致,二是言行一致,三是表里一致。
  名实一致指的是言辞或命题与客观实际的一致。一般言辞的内容包括许多命题。哲学命题与科学命题都是表示客观事实或客观规律的。哲学命题与科学命题都可称为理论命题,理论命题符合客观实际,就是真理的揭示。文学不是表示客观事实或客观规律的,然而也必须对于事物现象的本质有所显示,才能够感动人心。
  言行一致也就是理论与实践一致,思想与行动一致。浅言之,即一个人的言论与他的行为一致;深言之,即学说理论与社会实践一致。古语说:“听其言而观其行。”听一个人的言论还要看他的行为是否符合他的言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与社会实践相符合的,才能称为真理。
  表里一致即心口一致,口中所说的与心中所想的应该一致。如果口中所说是一套,心里所想的却是另一套,是谓说假话,是很明显的不诚。“修辞立其诚”,首先要表达自己的真实思想。学说、言论、文章,都有一个诚伪的问题。                    (摘编自张岱年《修辞立其诚》)
  材料二:
  关于“修辞立其诚”的内涵有多种解说,尚无定论,但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求修辞者持中正之心,怀敬畏之情,对自己的言辞切实承担责任,采用恰当的方式进行表达。简而言之,就是怀真诚之心,发出来自心灵的声音,讲真话。
  小说家卡佛说,写作或其他的艺术创作都不仅仅是自我表述,它是一种交流。一个从事文学创作的人,在他拿起笔,以文字发声,诚挚而坚韧地与外围交流时,他便从个体的孤立中走出,与外围发生了碰撞、融合或抗衡。总之,作者与生活是在相互影响,相互渗透。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现代的“真”与古代的“诚”一脉相承,无论古今,求真求诚都是发言著论应该秉持的一个原则。
  B.作家对于生活、命运、环境、时代、精神等等的思考构成了作家的创作资源和作品的重要内容。
  C.文字不能止步于描摹表象,而要能清晰地呈现对命运处境的深邃思索,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写作。
  D.纳博科夫的相关论述,从文学对时代能否担当和担当多少两个方面,具体阐释了文字的担当性。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当下时代中问题和机遇并存,创作者只要真诚面对生活,勇于担当责任,就能收获大情怀大境界。
  B.文学虽不是理论命题,但若想具有打动人心的力量,就要揭示事物现象本质,也要符合名实一致原则。
  C.文学创作不同于写日记,不是纯粹个人的自言自语,创作者不能表达个人的内心世界,以免带来负面影响。
  D.创作者要立足实际,对写作内容进行辨别取舍,所以创作者应当具有社会责任感和为读者服务的意识。
  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表述不符合材料一“三个一致”内涵的一项是(    )(3分)
  A.言必信,行必果,使言行之合,犹合符节也,无言而不行也。
  B.燕国的勇士秦武阳见到了秦王“色变振恐”;而平时慷慨侠义的荆轲见到秦王能保持临危不惧。
  C.“小说和一切艺术形式都是以假的形式说真话。”文学创作既需要虚构,也需要说真话,虚构与说真话之间并不矛盾。
  D.做人要内外如一,处事要知行合一。
  4.请梳理材料三的行文思路。(4分)
  5.参加援助2020年武汉抗疫的杨医生,打算撰写一本自传性质的武汉抗疫回忆录。请结合这几则材料,给杨医生提三条写作建议。(4分)
  (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一个长翅膀的老头
  加西亚•马尔克斯
  大雨连续下了三天,佩拉约夫妇在房子里打死了许许多多螃蟹。刚出生的婴儿整夜都在发烧,大家认为这是由于死蟹带来的瘟疫,因此佩拉约不得不穿过水汪汪的庭院,把它们扔到海里去。苍天和大海连成一个灰茫茫的混合体,海滩的细沙在三月的夜晚曾像火星一样闪闪发光,而今却变成一片杂有臭贝壳的烂泥糖。连中午时的光线都显得那么暗淡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