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2题,约11540字。

  厦门市湖滨片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
  考试时长: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一、积累与运用(28分,1-6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百舸(gé)       寥廓(kuò)    峥(zhēng)嵘     罅(xià) 隙 
  B.着(zháo)恼    讷讷( nè )     慰藉(jiè)       炽热(zhì)
  C.讪讪(shàn )  蹩(bié)脚      老聃(dān)         檄(xí) 文   
  D.孱(càn)头    鹿寨(zhài)   遏(é)制         国粹(cuì)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辽阔沧茫   残羹冷炙   冷漠凄清    张皇
  B.激扬文字   霞蔚云蒸   酣畅淋漓    慰藉
  C.晶莹闪烁   扭怩羞涩   幽暗深邃    踌躇
  D.寒风凌冽   阡陌交通   祸国殃民    防害
  3.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鲁迅,名周树人,字豫才。鲁迅为笔名,他创作的《狂人日记》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朝花夕拾》等。
  B.《荀子》,春秋末期思想家、道家代表荀况所作,一小部分出于其弟子之手,现存32篇。
  C.郭沫若,原名郭开贞,作家、诗人、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早年赴日本留学,后投身于新文化运动,与成仿吾、郁达夫等组织成立“创造社”。
  D.韩愈,唐代“新乐府运动”倡导者,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列“唐宋八大家”之首。
  4.下列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词是诗歌的另一种形式,是隋唐时兴起的一种新的文学样式。到了宋代,进入到词的全盛时期。词最初称为“曲词”或者“曲子词”,别称有近体乐府、长短句、曲子、曲词、诗余等。
  B.新诗,指五四运动前后产生的、有别于古典、以白话作为基本语言手段的诗歌体裁。新诗在建立和发展过程中,受到外国诗歌较大的影响,产生了现实主义、浪漫主义、象征主义多种艺术潮流,出现了自由体、新格律体、十四行诗等多种形式。
  C.六艺经传指六经的经文和传文。六艺指《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种经书,“传”指古代解释经书的著作。
  D.八股文:明清科举考试规定的一种特殊文体,又称时文、制义、八比文等。每篇由破题、承题、起讲、入题、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部分组成。题目可以不从“四书五经”中选择。
  5.下项各项中,句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日前,房地产新一轮调控政策出台,在网上引起广泛争议。房价是继续上涨,还是逐渐回归理性?绝大多数网友表示对此不抱希望。
  B.我仿佛又看到故乡那有着鬈曲飘拂长须的老榕树和时时出现在梦中的潺潺溪水流声。
  C.经过网络投票、专家评审、组织审核、社会公示等各个评选环节,首届“中国十佳大学生村官”评选结果于昨日正式揭晓。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