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130字。
高考语文学习提升课堂:如何通过有效阅读提升语文素养
语文能力与素养的提升要抓住三大关键:以大量阅读为基础,以听说读写等实践活动为路径,以长期有效的科学训练为方法。实际教学中发现,语文成绩不高的同学很多都是阅读量不够或是阅读方法不正确,因此如何以有效阅读提升语文素养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一)持之以恒
阅读水平不是短时间内就能够提高上来的,不能指望靠三分钟热度几天就有所收获,不能因为读了几天发现没有效果就放弃。阅读是日积月累的一项大工程,要持之以恒地做下去才能在未来的高考中游刃有余。要每天有固定的阅读时间,可以是睡觉前,可以是晨起后。切不可以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喜欢就读读,不喜欢就不读,这样不会有好习惯的养成。
别问没时间阅读怎么办。想阅读随时都可以,争分夺秒,见缝插针。欧阳修善于利用“三上”的时间读书,即“马上、枕上、厕上”;郑板桥则利用“舟中、马上、被底”的零星时间读书背诵。一旦好的习惯养成,阅读对我们来说就像呼吸一样自然。
(二)海量阅读
海量阅读对大大提高阅读能力极为重要,只有足够的阅读量才能迎来由量到质的变化。海量阅读的同时要保证阅读的广度,现在的语文高考题内容涉及方方面面的领域,文本也是包括论述文、小说、散文、戏剧、新闻、传记、文言文、诗歌等诸多类别,如果阅读面单一很难应付。
(三)勤于动笔
读书一定要养成做笔记的好习惯,学会圈点勾画,学会做读书笔记,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写读书笔记有助于培养勤于思考的习惯,优化思维的条理性和深刻性,有助于加深对内容的理解记忆。
笔记内容一开始可以是摘抄,摘抄优美段落、句子,甚至是一个新颖的题目、一个精妙的词语,并且及时回顾,在写作的时候试着运用或模仿;阅读到一定阶段,可以写写心得、感悟,评价书中的人物和新闻事件,多写一写读后感来加深记忆和理解。我们也可以在书上随时做阅读批注,很多文学大家都用批注的方法阅读。这样不但提高阅读理解能力,无形之中也提高了写作能力。
掌握有效的阅读方法
(一)有感情诵读法
朗读,是把书面语言转化为发音规范的有声语言的再创作活动,它是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功,能帮助我们更好地领会文章情感,提高鉴赏能力。因此对于一些篇幅短小的文章,尤其是精美的散文、诗歌,可以有感情地大声朗读。
首先,通过朗读,可以更好地理解文章的词句,领会文章的主旨、神韵、风格,受到熏陶感染。现在手机用来朗诵的APP也比较多,像“为你诵读”“喜马拉雅听”都可以配乐朗诵并且录音。
其次,朗读有助于语言的积累,在反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