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题,约12240字。
高一新教材12月模拟选科大联考
语 文
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 的指定位置。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 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数字藏品火了。今年1月,国画大师齐白石的原作《群虾图》首个社交化数字藏品在上海嘉 禾首届冬季拍卖会竞拍,最终以30万元落槌价成交;北京冬奥会举行期间,国际奥委会官方投 权的冰墩墩数字盲盒发售,售价99美元,售出当天“秒无”。当下,国内外各大博物馆、企业甚至 艺术家个人都开始试水数字藏品,这已经成了一个不可忽视的文化现象。
所谓数字藏品,是指使用区块链技术,对应特定的作品、艺术品生成唯一数字凭证,在保护 其数字版权的基础上,实现真实可信的数字化发行、购买、收藏和使用,具有可追溯、难以篡改等 特点。传统藏品和数字藏品相比,前者锁在保险柜里,后者则在网络账号里。
这可能会把千百年来的收藏形态给彻底改变。传统意义上的收藏,都是实物形态的,珠玉 宝器、简牍书卷,无论如何得有一个可触摸的“实实在在”,来提供一种占有感。数字藏品就不是 这样了,它是虚拟的,超物理形态的,说是一个藏品,其实只是收藏了一段代码。
效字藏品可能会避免一些传统藏品的遗憾,比如不会有那么多毁损,金字塔不用拆下来搬 进博物馆,《富春山居图》也不用分开收藏,虫蛀、风化、腐蚀,这些收藏大敌将不复存在。
当然,这不代表数字藏品就更耐久, 一个技术性的变化,可能就会导致藏品消失。小说《三 体》里未来人类选择留下文明的形式依然是石刻,这是个有启发的假设。所谓藏诸名山、纸寿千 年,恐怕没有哪个数字载体可以超过物质留存,人们怎么可能指望千变万化的互联网出现“海枯 石烂”的故事?
在现阶段看,不同的收藏方式还是各有优劣,人们不妨各取所需。不过效字藏品的出现,依 然足够有冲击力,让传统的文化定义开始发生转移。传统的艺术创作,追求的是经典化、古董 匕、精英化,那么今天有可能变得日益技术化、日常化、平民化。人类对文化的欣赏、拥有与满 足,开始摆脱物质限制,走向一种超现实。人们在纯粹的物质世界之外,制造了一个平行空间, 这里有全新的价值模型,有独特的阐释逻辑,解构的同时也在建构,让人迷惑也充满刺激。
或许,对许多人来说,接受数宇藏品还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但对数字藏品,我们不妨用一
竹历火观云看待。现实世界的发展总是会带来很多意外,颠覆认知的画面也会不断出现,文化 与艺术,也可能变成代码与符号,以虚拟的方式,贴近人们的生活。
可以想见的是,作为新生事物,数宇藏品可能会出现许许多多让人大惑不解的景象。这 些问题,可能还需要从实践中去找到解决办法,但没必要以一种排斥的、传统的、怀疑的态度 去对待新生事物。每一次技术变苹、审美重建,总会带有一点头脑风暴的眩晕感,人们应该 有这个准备。
(摘编自罗兵《当一款艺术品变成了一段代码》)
材料二:
人们期待,在可以预见的未来,数字藏品有望与现实世界中更多实物相结合,成为链接数字 世界与现实世界的桥梁,为数字经济创造无限可能,给社会发展与治理带来新的机遇。
想象很丰满,现实还有点骨感。总体上看,由于涉及场录较为复杂,落地模式不够清晰,数 宇藏品的实际应用尚处于起步阶段,远未达到生态开放、虚实互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材料一作者以《群虾图》数字藏品高价成交、售价99美元的冰墩墩数字盲盒当天“秒无” 等为例,论证数字藏品火了。
B. 数字藏品的出现,改变了传统意义上的实物收藏形态,它可能会避免一些传统藏品的遗 憾,从而超过物质留存。
C. 虽然数字藏品可能会出现不少让人难以理解的景象,但是人们应该以理性的态度对待 数字藏品,不必盲目排斥。
D. 面对数字藏品这一新生事物,人们期待在未来能够将其与现实世界中更多的实物相结 合,这样有可能发挥更大的作用。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数字藏品能够火爆,其根本原因是一些人的投机炒作,所以需要通过法律监管,规避可 能的金融或法律风险。
B. 传统意义上的藏品为实物形态。与之相比,数字藏品具有难以篡改等特点,存在于网络 账号里,具有虚拟性。
C. 艺术作品的数字收藏与实物收藏各有优劣,但对许多人来说接受数字藏品可能还需要 一个时间过程。
D. 数字藏品的实际应用刚刚起步,其开发运营还存在着一些技术上的难关,需要相关人员 不断进行技术攻关。
.. √~坝,所西 ……象,网’ • ‘效子藏品‘的一项是(。分,
A.2021 年8月2日,腾讯发售访谈节目《十三邀》的数码艺术收藏品,该藏品集成了嘉宾的 发言数字音频语录,限量300件。
B.2022 年3月29日,洛阳龙门数字石刻系列在幻核APP上正式发售, 一共有8款。有多 达200名消费者在幻核APP购买。
C.2022 年5月,江苏扬州博物馆运用5G、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对馆藏的仕女画 进行数字化处理,方便观众线上观赏。
D. 上海交响乐团利用区块链等技术,将中国最早的交响乐唱片进行数字化转录,于2022 年3月限量发行一万套,定价19.9元。
4.请简要梳理材料一的行文脉络。(4分)
5.2022年8月以来,数字藏品行业迎来了“寒冬”,多家相关的企业经营困难。数字藏品行业如 何健康发展才能走出“寒冬”?请你结合材料,给出建议。(4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赤 柳
蒋冬梅
风来了,大碱滩的人喘口气,嘴里都粘着碱土面子。他和她坐在一片赤柳荫底下,端着一碗 <,碗底一层细沙。
她把碗先凑到他嘴边:“你先喝!”
“你先喝嘛!”
“咱俩一块喝!”
“一块喝咋弄?”
“就是头挨着头嘛。”她把脸凑向水碗, 一边笑着斜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