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5300字。八年级语文下册《北冥有鱼》素养教学设计
一、素养目标:
1.语言建构与运用:诵读课文,积累文言常用词语和判断句。
2.思维发展与提升:赏析鲲鹏形象,感受作者追求精神自由的情怀,联读李白《上李邕》和《西游记》相关故事情节,体会大鹏形象的文学意义。
3.审美鉴赏与创造:理解本文寓意,体会作者想象雄奇瑰丽的艺术风格。
4.文化传承与理解:庄子笔下的“鹏”这一形象对后世影响深远,请收集与“鹏”有关的诗词名句或成语典故。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通过不同形式的读,抓关键词句,分析“鲲鹏”的形象内涵,体会作者奇特的手法。
教学难点:
感受庄子雄奇瑰丽的想象、奇幻恣肆的文风以及“鲲鹏”意象在今天的现实意义。
三、过程与方法:
本课设置导学案,让学生充分预习,课下完成梳理故事情节,课上进行梳理,提升学生“语言建构与运用”能力;课上,通过对本文“真实美”的分析让学生了解传记文学及其特点,字斟句酌品析语言让学生实现“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对斯科特等人物精神品质的感悟和对作者人生经历的了解,培养学生探索科学、勇于追逐梦想、捍卫人格尊严等情怀,使学生实现“文化传承与理解”。
四、教学方法:
诵读法、讨论探究法
五、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相关音频、视频
六、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设计
请同学们说说你积累的关于“大鹏”的诗句或成语。
师补充:古诗:李白《大鹏赋》“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李清照《渔家傲》“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毛泽东《念奴娇鸟儿问答》中有“鲲鹏展翅九万里,翻动扶摇羊角。背负青天朝下看,都是人间城郭”等都源自《庄子》中的大鹏形象。成语:“鲲鹏展翅”、“鹏程万里”、“扶摇直上”、“大鹏展翅”等。今天来学习庄子的这篇《北冥有鱼》。
二、预习检测
1.作者简介
庄子,姓庄, 名周,战国中期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文学家。创立了华夏重要的哲学学派——庄学,是继老子之后,战国时期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是道家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与老子齐名,被称为老庄。
庄子的想象力极为丰富,语言运用自如,灵活多变,能把一些微妙难言的哲理说得引人入胜。他的作品被人称之为“文学的哲学,哲学的文学”。
2.介绍背景
本文选自《庄子集释》(中华书局1961年版)。本课第一则节选自内篇中的《逍遥游》,第二则节选自外篇中的《秋水》,题目是编者加的。
庄子所处的年代,一方面社会经历着剧烈的动荡,战争频发,生灵涂炭:另一方面,正值百家争鸣的黄金时代,文化成为一种强烈的需要,“士”这一阶层的人数大量增加。这种社会与文化状况对庄子思想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
3.课文链接
《庄子》又名《南华经》,是道家经典之一,是战国中期庄子及其后学所著,与《老子》《周易》合称“三玄”。《庄子》一书主要反映了庄子的批判哲学、艺术、美学、审美观等。其内容丰富,博大精深,涉及哲学、人生、政治、社会、艺术、宇宙生成论等诸多方面。
庄子的文章,想象奇幻,构思巧妙,多彩的思想世界和文学意境,文笔汪洋恣肆,具有浪漫主义的艺术风格,瑰丽诡谲,意出尘外,乃先秦诸子文章的典范之作。庄子之语看似夸言万里,想象漫无边际,然皆有根基,重于史料议理。鲁迅先生说:“其文则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被誉为“钳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