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7220字。

  学段三 “单元主题+”阅读与积累
  一、单元主题+拓展阅读
  文一:
  中国的娜拉们
  宋宝珍
  在五四时期,中国文艺界出现了“易卜生热”,更具体地说是“娜拉热”。娜拉是易卜生1879年创作的《玩偶之家》中的女主人公,她本来是一个痴情的活泼的妻子,丈夫病重时,她冒名签字借钱,挽救了丈夫的生命,并独自偿还债务。但是丈夫知道真相后,不仅不体恤她的苦衷,反而害怕损害自己的声名,严厉斥骂娜拉。娜拉终于认清了自己在家中的卑微处境,意识到自己不过是丈夫的玩偶,她大声宣称:“现在我只信,首先我是一个人,跟你一样的一个人——至少我要学做一个人。”然后义无反顾地走出了家门。
  为了身体力行易卜生主义,胡适曾模仿《玩偶之家》创作了一个“游戏的喜剧”《终身大事》,于1919年3月发表在《新青年》6卷3号上。剧中的田小姐因不满父母对自己婚姻的干涉,留下“孩儿的终身大事,孩儿应当自己决断”的纸条,毅然离家出走。可以说,胡适创造了中国话剧第一个“娜拉式”的女性。随后,张扬个性、反抗包办婚姻、走出黑暗家庭的女性便不断出现在戏剧中。欧阳予倩的《泼妇》《潘金莲》、白薇的《琳丽》《打出幽灵塔》、石评梅的《这是谁的罪?》、濮舜卿的《人间的乐园》、袁昌英的《孔雀东南飞》等一系列剧作,剧中主人公的身上都或多或少地映现出“娜拉”的影子,“娜拉”几乎成为那一代觉醒了的女性的代名词。
  欧阳予倩创作于1925年的《泼妇》,显然受到易卜生《玩偶之家》的影响。剧中,青年学生陈慎之和于素心自由恋爱结婚,陈慎之毕业后
  文二:
  中西诗在人伦上的比较
  朱光潜
  西方关于人伦的诗大半以恋爱为中心。中国诗言爱情的虽然很多,但是没有让爱情把其他人伦抹煞。朋友的交情和君臣的恩谊在西方诗中不甚重要,而在中国诗中则几与爱情占同等位置。把屈原、杜甫、陆游诸人的忠君爱国爱民的情感拿去,他们诗的精华便已剥丧大半。从前注诗注词的人往往在爱情诗上贴上忠君爱国的徽帜,例如毛苌注《诗经》把许多男女相悦的诗看成讽刺时事的。张惠言说温飞卿的《菩萨蛮》十四章为“感士不遇之作”。这种办法固然有些牵强附会。近来人却又另走极端把真正忠君爱国的诗也贴上爱情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