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题,约14380字。
陕西省部分重点高中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联考
语文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高考全部内容。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自古迄今,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绘画作品在色彩表现上各具特色。以我国传统山水画为例,依设色不同大体分为青绿、金碧、浅绛、水墨见类。青绿山水画在唐宋时期达到高峰,如《千里江山图》是北宋青绿山水画代表作品之一,画面中山的主体部分使用了石青与石绿,辅以赭石底色相衬,高饱和度的蓝、绿色与饱和度较低的橙红色之间形成美妙的对比,营造出绚丽的色彩效果。相似的蓝、绿、红色彩组合方式也常出现在如新疆克孜尔石窟、敦煌莫高窟等壁画作品中。金碧相比青绿增加了金色,与石青和石绿共同构成画面中的主要色彩,金色泛出的暖棕黄色与蓝绿冷色形成对比,呈现出“金碧辉煌”的视觉效果。
明代画家文徵明说:“余闻上之画,全尚设色墨法次之,故多用青绿、中古始变浅绛,水墨杂出。”这段话概括出我国古代绘画设色由青绿向水墨发展的趋势。文微明认为不同时代的绘画作品各有所长,青绿设色的佳作属于“神品”,而浅绛、水墨佳作可归为“逸品”。浅绛设色以水墨勾皴为主,辅以赭石等颜色薄染,相比于青绿设色,浅绛减弱了画面中色相的对比,使之更趋近调和,表现出柔和、简淡、素雅的视觉感受。唐宋以降,水墨随文人画的兴起而快速发展,水墨画以墨色与水调和,将色彩化繁为简,“运墨而五色具”,利用墨色的浓、淡、干、湿等变化表现自然中的缤纷五彩,体现出文人画家淡泊雅逸的审美意趣。
绘画创作兼具描摹客观现实与表达主观情感意图两种诉求。自然界中的客观物象是艺术创作取之不尽的灵感来源,画家需要在观察研究自然的基础上“应物象形,随类赋彩”,无论是南北朝时期《山水松石格》对色彩冷暖现象“炎绯寒碧,暖日凉星”的描述,或是北宋时期《林泉高致》中对不同季节水的色彩呈现出“春绿、夏碧、秋青、冬黑”这一规律的阐述,都体现出古人对于自然色彩细致入微的观察;另一方面,画家主观的感受与思考在绘画创作中同样必不可少,“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客观自然为艺术创作提供了色彩参照,但绘画在描摹自然之外更需着意构建作品内在的色彩秩序,在自然的基础上融入主观体验并进行整合,进而表现出对象的“意蕴”与“骨气”。
中西绘画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虽不断有交流互鉴,但在色彩理念和表现方式上各有其发展逻辑。西方绘画在中世纪后期的用色方式与我国青绿设色模式相似,作品中多使用石青、朱砂、金箔等材料,注重色相的对比,到了文艺复兴时期,西画出于对自然主义视觉真实性的追求,发展出了在二维画面上表现三维空间错觉的绘画方法。描绘光影明暗是表现三维形体和空间错觉的重要手段,强烈的明暗反差能够凸显光感,营造出具有真实感的空间氛围,这一时期绘画作品大量使用黑、白和低饱和度的土色颜料来表现光影,相比中世纪绘画,整体色彩呈现出色相对比减弱、饱和度降低、明度对比增强的变化,形成了西方古典写实绘画色彩系统。
受限于颜料和媒介的物质属性,有的色彩会随时间而逐渐变化乃至消逝,正如秦陵兵马俑出土时表面鲜艳的色彩迅速暗淡剥落,古希腊纯白的雕塑曾经也绚丽多彩,许多古代艺术作品的色彩已不复原初的模样,今天人们欣赏时常需借助推断和想象。相信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这些作品往昔的色彩能够完整重现,从而让观者得以更为充分地领略到前人的才思与技艺。
(摘自黎独清《丹青:绘画色彩之美》)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依据不同的设色,中国传统山水画分为青绿、金碧、水墨等类型,北宋时期《千里江山图》成为青绿山水画最重要的作品。
B.唐宋时期,我国传统青绿山水画达到高峰,画面中山的主体部分使用蓝绿色与橙红色,形成美妙对比,从而营造出绚丽的色彩效果。
C.上古画中设色多以浅绛,浅绛减弱了画面中的色相对比,设色趋于调和,更具柔和、简约、素雅的视觉感受。
D.西方绘画的用色方式在中世纪后期与我国青绿设色模式基本相同,多用石青、朱砂、金箔等,画面强化了色相的对比。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第一段以传统山水画为例,指出绘画在色彩表现上因时、地不同而各具特点。
B.文章引用文徵明的话是为了论证青绿设色的佳作与浅绛、水墨佳作的不同特点。
C.文章以《山水松石格》《林泉高致》为例,论证客观物象对艺术创作的作用。
D.文章结尾一段阐明科技进步可重现往昔色彩,让人领略到前人的才思与技艺。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第一段以传统山水画为例,指出绘画在色彩表现上因时、地不同而各具特点。
B.文章引用文微明的话是为了论证青绿设色的佳作与浅绛、水墨佳作的不同特点。
C.文章以《山水松石格》《林泉高致》为例,论证客观物象对艺术创作的作用。
D.文章结尾一段阐明科技进步可重现往昔色彩,让人领略到前人的才思与技艺。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国传统绘画中“金碧辉煌”的视觉效果,是青绿中增加金色,金色泛出暖棕黄色与蓝绿冷色对比的视觉效果。
B.画家在创作时,可以把自己的主观感受和思考融人自然界的色彩中,进而表现出对象的“意蕴”与“骨气”。
C.文艺复兴时期的西画用光影的明暗凸显绘画的三维和空间错觉效果,突出真实性,但跟
中世纪绘画相比,艺术性降低了。
D.颜料和媒介的物理属性会使色彩随时间而逐渐变化甚至消逝,欣赏古代艺术作品的色彩常需借助推断和想象。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作为数字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地理信息产业对经济社会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国防安全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多处重点提及地理信息技术,鼓励壮大智慧城市、数字孪生、地理信息等产业发展,这必将为整个地理信息产业带来新的发展契机。
在2022年3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组织召开的“十四五”规划102项重大工程实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