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4300字。八年级语文下册《登勃朗峰》同步练习
一、基础知识部分
1.给下列句中加粗的字注音。
(1)有一处需经隧( )道,穿山而过;俯瞰( )脚下峡谷,只见其间一股清流急湍( ),环顾四周,岩壁巉( )峻,丘岗葱绿,美不胜收。
(2)我们拾( )阶而上,威严的穹( )顶也随之愈升愈高,耸( )入蓝天,最后仿佛独踞( )苍穹。
2.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
A.灼热 缭绕 陡峭 一如即往
B.翌日 浮燥 打嗝 五彩斑斓
C.巍峨 妩媚 瞬息 物有所值
D.蔓廷 逗留 可悯 皑皑白雪
3.依次填入下面语段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云彩像一位艺术大师,让雪山增添了不尽的神奇。时而云蒸霞蔚,玉龙山________;时而碧空如水,________;时而云带束腰,云中雪峰皎洁,云下________;时而晚霞似火,雪峰如披红纱,________。
A.时隐时现 晶莹耀眼
娇艳妩媚 冈峦翠碧
B.时隐时现 晶莹耀眼
冈峦翠碧 娇艳妩媚
C.娇艳妩媚 冈峦翠碧
晶莹耀眼 时隐时现
D.晶莹耀眼 时隐时现
娇艳妩媚 冈峦翠碧
4.下列红色的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每到春暖花开之时,都会有不同种类的大量飞鸟聚集而来,可谓络绎不绝。
B.对犯错的学生,张老师也总是和颜悦色地告诫,从不斥责他们。
C.李白作的诗清新脱俗,“诗仙”的美名名副其实。
D.春水涨了,在山间轻歌曼舞、浅斟低唱;枝头青了,让那春天的意气四处飞扬。
5.下列句中的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路为上坡——一路都为上坡——且相当陡峭。
B.原来我们已亲眼目睹了被称“阿尔卑斯之王”的勃朗峰。
C.“但是,”他把握十足地说:“不必为此烦恼……”
D.那车王果然信守诺言——像疾风般赶上并超过了那长长的游客车队。
二、自由阅读全文,文本探究
1.作者为什么认为乘车骑骡的游客“可怜可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前往勃朗峰途中的情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②段,作者从哪些角度来写景?写出了景物怎样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⑤段中“稍作”“顷刻”“骤然” 在句中有什么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洁白轻薄的云朵……纯洁的天使。”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请从描写方法的角度分析第⑧段的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分析“一概不顾”“腾空而起”的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课外阅读,提升素养
雨中登泰山
李健吾
从火车上遥望泰山,几十年来有好些次了,每次想起“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那句话来,就觉得过而不登,像是欠下悠久的文化传统一笔债似的。杜甫的愿望“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我也一样有,惜乎来去匆匆,每次都当面错过了。
而今确实要登泰山了,偏偏天公不作美,下起雨来,淅淅沥沥,不像落在地上,倒像落在心里。天是灰的,心是沉的。我们约好了清晨出发,人齐了,雨却越下越大。等天晴吗?想着这渺茫的“等”字,先是憋闷。盼到十一点半钟,天色转白,我不由喊了一句:“走吧!”带动年轻人,挎起背包,兴致勃勃,朝岱宗坊出发了。
是烟是雾,我们辨认不清,只见灰蒙蒙一片,把老大一座高山,上上下下,裹了一个严实。古老的泰山越发显得崔嵬了。我们才过岱宗坊,震天的吼声就把我们吸引到虎山水库的大坝前面。七股大水,从水库的桥孔跃出,仿佛七幅闪光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