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2023届高考写作指导
2023届高考写作指导:“坚持做自己”导写及范文.docx
2023届高考写作指导:“眼中之竹、胸中之竹、手中之竹”导写及范文.docx
2023届高考写作指导:形式与实质.docx

  2023届江苏省靖江市高三上学期调研测试作文“坚持做自己”导写及范文
  【原题呈现】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我与我周旋,宁做我,我与我比,我第一。”这是汪曾祺老先生晚年时说过的话。
  “我与我周旋久,宁作我。”出自《世说新语•品藻》。原文如下:桓公少与殷侯齐名,常有竞心。桓问殷:“卿何如我?”殷云:“我与我周旋久,宁作我!”意思是:桓温年轻的时候就与殷浩齐名,所以常常有竞争之。桓温问殷浩:“你和我相比,谁强些?”殷浩回答说:“我已经和自己打交道很久了,宁愿作我!”
  以上材料具有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和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审题指导】
  这是一道名句式的材料作文。
  材料共分两段:第一段是汪曾祺老先生晚年时说过的话。强调的中心是我不与别人比,我和自己比,坚持做。第
  ……
  2023届山东中学联盟高三12月百校大联考作文“眼中之竹、胸中之竹、手中之竹”导写及范文
  【原题呈现】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郑板桥把画竹过程分为“眼中之竹”、“胸中之竹”、“手中之竹”三个阶段。“眼中之竹”是现实,“胸中之竹”是理想,“手中之竹”则是实践。从愿望和理论上讲,“胸中之竹”和“手中之竹”二者应当是一致的,但在实践中,往往不能使“胸中之竹”变成理想的“笔下之竹”。为此,他有诗曰:“四十年来画竹枝,日间挥写夜间思。冗繁削尽留青瘦,画到生时是熟时。”
  以上材料对我们颇具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
  【审题指导】
  这是一道材料作文,由试题材料、写作任务、写作要求三个部分构成。
  从材料看,材料一共四句话,第一句引述了郑板桥画竹的三个阶段,呈现了三个关键词“眼中之竹”“胸中之竹
  ……
  “形式与实质”作文学案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在生活中,人们往往很讨厌形式主义,觉得它是“用轰轰烈烈的形式代替扎扎实实的落实,用光鲜亮丽的外表掩盖矛盾和问题”。但是很多时候,我们又特别希望生活具有某种仪式感,为某个仪式“轰轰烈烈的形式”“光鲜亮丽的外表”兴奋不已,并认为它是人们表达内心情感最直接的方式。对于“形式”,你有怎样的看法呢?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湖北省11校联考)
  审题指导:
  这个论题的实质是生活的形式与实质的辩证关系。一方面,工作与生活的本质是工作实效,是人生价值的实现,这应该是我们的终极追求。但另一方面,人生的形式又往往是生活情趣的重要体现,有趣味的人生形式是人生情感性和艺术性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正因为如此,好的形式也是激发参与者兴趣、提升实效的有效途径。人生真正需要避免的,也应该是两点:一是用纯粹功利性、实用性的眼光看待工作和生活这种态度可谓无趣;二是被光鲜亮丽的形式所迷惑,忘记了生活终究应该追求内涵的丰富与充实,这种态度显得浮夸,即今人之谓“作”。
  精选标题:
  佳酿也需玉瓶盛       生活点滴,“仪”味相随         诚于中者,必形于外
  戳破形式泡沫,看清内在实质        仪式之道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