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2610字。
2022-2023学年河北省石家庄九年级(上)期中
语文试卷
一、第一部分基础知识的积累与运用(1~4题21分)
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燕赵风景别样红。金秋红叶,遍染太行。【A】河北涉县庄子岭红叶大峡谷,上万亩的黄栌树叶渐次红透,当秋风拂过,漫山遍野的红叶美不胜收。【B】在前来游览观赏的各地游客中,流连忘返,对沿途美景颇多赞誉之语。“自古燕赵多壮士,从来太行出英雄。”【C】河北是革命的土地、英雄的土地,红色传统、红色基因已深深融入燕赵儿女的精神血脉。被称为“太行山上新愚公”的李保国教授,35年如一日地情系太行,孜孜不倦地扎实奋斗在扶贫一线。他舍弃了个人享乐,为(ɡuǎnɡ mào)太行山区生态建设和科技富民事业奉献到了生命的最后一刻。作为中国青年,我们应向这样的英雄学习,从中(jí qǔ)前进的动力,【D】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不忘初心,脚踏实地,锤炼本领,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1)根据文段中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给文段中加点的词语注音。
①赞誉
②孜孜不倦
③(ɡuǎnɡ mào)
④(jí qǔ)
(2)【A】【B】【C】【D】四处,有一处句子有语病,找出并提出修改意见。
2.(7分)在下列横线上填写出相应的句子。
孟冬之月,让我们徜徉古诗文,感受古代文人的情怀志向。张岱在“大雪三日, ”的情况下,乘小舟,夜游西湖,可见其不同流俗的雅趣;苏东坡在“ ,西北望,射天狼”中流露出的杀敌报国、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读之,令人振奋;辛弃疾在“ , 。可怜白发生!”中表现出的壮志未酬人已老的悲壮之情,诵之,令人扼腕;秋瑾在“ ? !”两句中,借用白居易《琵琶行》典故,让我们充分感受到词人难觅知音的孤寂与苦闷;孟子用“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这两句,让我们体味到 (出自《鱼我所欲也》中的成语)这一难能可贵的精神。
3.(3分)2023年3月份,九年级1班进入了中考语文一轮复习。小文按照老师的提示,整理了九年级全一册的文学文化常识。下面是小文整理的部分内容,请选出表述有误的一项( )
A.很多文人雅士在“名”和“字”之外,还有“号”,常用来表达生活经历、思想情趣、处境心愿等,如欧阳修号“六一居士”,苏轼号东坡居士,辛弃疾号稼轩,秋瑾号竞雄。
B.雨果是英国作家,19世纪前期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人道主义代表人物,其代表作品有小说《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九三年》等。
C.更,古代夜间的计时单位,一夜分为五更,每更约两小时。《湖心亭看雪》中的“更定”指初更以后,晚上八时左右。
D.《敬业与乐业》是梁启超的一篇演讲稿,选自《饮冰室合集》,提出“敬业与乐业”的论题。
4.(3分)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越是一知半解的人,往往越是喜欢高谈阔论。
B.重要的书必须常常反复阅读,每读一次都会觉得开卷有益。
C.他每天认真学习,面对这次考试他早已胸有成竹。
D.小明好不容易给家人做了几道菜,结果每一道都味同嚼蜡。
5.(3分)“唐宋元明清,从古看到今。”______,______,______。大运河的滟滟波光映照着扬州历史的变迁。可不是个好地方?
下列三句话填入文段对应的空格中,排序正确的―项是( )
①明月湖畔璀璨的灯光彰显着今日的辉煌
②木兰苑内的千年银杏诉说着隋唐风流
③东关街上琳琅满目的商品含蕴着明清时尚
A.②①③ B.③①② C.①③② D.②③①
二、第二部分阅读理解(5~21题49分)
6.(3分)下列选项中,对《词四首》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两句,表达了征人们既渴望杀敌报国又思念家乡的矛盾心理。
B.《江城子??密州出猎》一诗下阕,运用典故,以冯唐自比,表达了词人希望得到朝廷的信任和重用的愿望。
C.“八百里”“五十弦”与“吹角连营”相照应,营造了雄浑的意境;而“秋”字则点明了季节,烘托了出征前肃杀的气氛。
D.秋瑾的《满江红》一词中的“俗子”,从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