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12158字。
2006年高考模拟试题(山东卷模式一)
第Ⅰ卷(42分)
一、(18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与所给注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
   A.和(huò) 和药 和气 暖和 和面
   B.咽(yàn) 咽气 咽喉 呜咽 狼吞虎咽
   C.着(zháo) 高着 着陆 着急 着迷
   D.校(jiào) 校对 校勘 校场 犯而不校
    1.D(A和气hé、暖和huo、和面huó、和药huò,B咽气yàn、咽喉yān、呜咽yè、狼吞虎咽yàn,C高着zhāo、着陆zhuó、着急zháo、着迷zháo)。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疏浚    竣工   以儆效尤   不能越雷池一步
    B.奖掖    赋与   翻然醒悟   小不忍则乱大谋
    C.沧桑    就序   徇私枉法   树欲静而风不止
    D.隐患    蜇伏   韬光养晦   温良恭俭让
2.A(B项“与”应为“予”,C项序一绪,D项蜇一蛰)
3.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十一五”规划的建议》指出:发展     是科学发展,要坚持以人为本,       发展观念、      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
A.必需   改变  创造   
B.必须   转变  创新   
C.必需   转变  创造   
D.必须   改变  创新   
3.B(“必须”与“必需”:“必须”,副词,表示事理或情理上的必要,大致相当于“一定要”,侧重事理;“必需”,动词,一定要有,必不可少,侧重事物。本句侧重事理,用“必须”。“转变”与“改变”:都有变化义。“转变”,由一种情况变到另一种情况,侧重思想、观念、态度;“改变”,事物发生显著的差别,侧重事物的具体变化。本句是说观念发生变化,用“转变”。“创新”与“创造”:发展模式不能凭空创造,所以用“创新”。)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10月17日凌晨,神舟六号飞船,在平安飞行115个小时32分后重返神州,安全着陆,消息传来,举国欢腾,人们纷纷弹冠相庆,共同祝贺。
  B.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不顾亚洲各国人民的强烈反对,于10月17日再次悍然参拜了靖国神社,与二战甲级战犯的鬼魂形影相吊,引起了亚洲各国人民的强烈愤慨。
  C.名满天下的一代文学巨匠巴金虽然于2005年10 月17 日19时06分不幸逝世,永远离开了我们,他的用良心写作的精神却永远激励着后人。
D.贵州矿难的直接原因竟然是应该对煤矿负监管之责的当地负责人在这些煤矿里面持有股份,才导致了乱采乱挖现象如此猖獗,真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4.C(A项“弹冠相庆”原指一人当官或升官,他的好友也沾光做官。后比喻因即将做官而相互祝贺,多用作贬义,与句意不符。B项“形影相吊”的意思是形容无依无靠,十分孤独,与句意不一致D项“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的意思是成事者是萧何,败事者也是萧何,比喻事情的成败好坏,都是一个人造成的,与句意不合。)
5.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我不知道他什么时候到?也不知道是什么车次?但我一定会去接他,他和我是情同手足的好兄弟啊。
     B.松下公司研制的“睡眠屋”将于明年7月正式上市,价格定在300万日元(约合27272美元)左右。
   C.“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做好一件事往往需要一个长期的积累过程,写作更是“路曼曼其修远兮。”
   D.鲁迅对中国青年寄予了很大希望,“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热风·随感录四十一》)于是写下了这篇《死火》。
5.B(A不是问句,将两个问号都改为逗号;C最后一个句号应在引号后,D引文的第二个逗号应在括号后)
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北京市教委和市征兵办在全市72所高校征兵工作负责人透露,学籍在京的大学生参军入伍后,都可享受每年1万元的优抚金待遇。 
B.根据央视索福瑞的最新收视率调查结果,《亮剑》播出第一周收视率平均11.42%至13.7%,轻松打破《大宋提刑官》今年创造的收视奇迹。
C.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是十六届五中全会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要求。
D.“和”的右边是个“口”,就是说人人都有饭吃;“谐”的左边是个“言” ,就是人人都可以说话,是全国政协委员,著名作家张贤亮所理解的“和谐社会”的基本精神
6.C(A项表义不明,“北京市教委和市征兵办”负责人不明确; B 项“一周收视率平均”不应是一个区间,D项成分残缺,“是”前 应加上“这”)
三、(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1-14题。
谢方明,陈郡阳夏人。方明随伯父吴兴太守邈在郡,孙恩寇会稽,东土诸郡皆响应,方明劝邈避之,不从,贼至被害。方明逃窜遂免。顷之,孙恩重没会稽,恩购求方明甚急。方明于上虞载母妹奔东阳,流离险厄,屯苦备经,而贞立之操,在约无改。元兴元年,桓玄克京邑,丹阳尹卞范之势倾朝野,欲以女嫁方明,使尚书吏部郎王腾譬说备至,方明终不回。桓玄闻而赏之,即除著作佐郎,补司徒王谧主簿。尝年终,江陵县狱囚事无轻重,悉散听归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