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题,约11490字。
大连市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高一语文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答选择题时,请将选出的答案填写在对应题号后的括号内。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费孝通在《乡土中国》前面章节里讨论了三种形式的权力:从社会冲突里发生的横暴权力,从社会合作里发生的同意权力,以及社会继替过程中发生的长老权力。在《名实的分离》这一章中,费孝通提出了一种“时势造英雄”造出来的权力,叫“时势权力”。这种权力是在变化的社会,人们掌握并适应了变化从而占有优势,给个人或者群体带来的实际力量。比如电脑刚开始普及的时候,运用第一代计算机知识和计算机技能的人,他们就有了优势,在那个时候成了“英雄”。改革开放初期的那些新富们,不是依靠传统,而是靠时势带来机会,其致富能力也可以说是“时势权力”。
社会变迁是相对于社会静止状态而言的。费孝通说:“社会继替是指人物在固定的社会结构中的流动,社会变迁却是指社会结构本身的变动。”这两种过程可以并存而不冲突。过去、现在和未来都是连续的继承性和变革的创新性的综合体。有人说,世界上唯一不变的东西是“变”。中国古老的经典《易经》,就是讲变与不变的。也因为这两类状态的同时性,两种权力,即长老权力和时势权力才可以并行。然而,两种权力还有此消彼长的现象。社会变迁得慢些,长老权力就强些,变迁得快些,时势权力就强些。变迁得过快,就会发生“父不父,子不子”的现象。社会结构之所以要变,是因为如文化一样,社会结构也是人们从环境里获取满足生活需要的工具。一旦这种结构满足不了生活所需,就要发生改变。
当然,费孝通考虑的是对整个社会来说的,实际上一个社会内部是划分不同的利益群体的,变迁对于不同的群体带来的冲击是不一样的,这里边有斗争。比如隋唐社会,在维护皇权自身的需要下,打击门阀贵族,是通过科举制来把有才能的人选拔到政府里,而不是门阀贵族垄断权力,不管其有无才华。一方面,这是皇权维护自身的需要;另一方面,也是下层百姓想使身份地位向上流动的愿望的体现。这样新的社会结构对于原来的门阀贵族是不利的,却有利于帝王的统治和下层百姓的向上流动,整个社会的活力被调动起来了。我们也可以说,门阀贵族代表了社会结构不变下的“长老权力”,他们掌握了话语权,而科举出身的平民子弟则是掌握了知识适应新社会机制的“时势权力”者。费孝通似乎忽略了社会群体内部不同利益群体对变迁的不同态度和行为。
费孝通说:“新的环境发生了,人们最初遭遇到的是旧方法不能获得有效的结果,生活上发生了困难。人们不会在没有发觉旧方法不适用之前就把它放弃的。旧的生活方法有习惯的惰性。但是如果它已不能答复人们的需要,它终必会失去人们对它的信仰,守住一个没有效力的工具是没有意义的,会引起生活上的不便,甚至蒙受损失。”
但是,新的生活方法也不是容易得来的,它需要“有人发明,或是有人向别种文化学习、输入,还得经过试验,才能被人接受,完成社会变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那些发明者、从别种文化学习的引进和输入者、试验者等都是社会变迁过程中的“文化英雄”。这时发生的权力,既不同于横暴权力,也不同于同意权力,也不是长老权力,因为“它是时势所造成的,无以名之,名之曰“时势权力”。
这种权力不仅在现代变迁剧烈的社会容易看到,甚至在初民社会也可以常看到:“在荒原上,人们常常遭遇不平常的环境,他们需要有办法的人才,那是英雄。”但时势大英雄,在任何时代都是稀有珍贵的。
在《世界是平的》一书中的现代世界里,互联网和城市化一起,把世界的发展推到了一个新时代:不是土地,也不是资源决定财富,而是智慧或者知识,新的知识信息和想法、创新等会带来财富。这种知识经济下的富豪不是世袭的,不是权力的,而是知识和智慧的。土地是农业社会的财富之源,资源是工业社会的财富之源,而新的时代,信息和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和智慧才是财富之源。
要做时势英雄,必须能把握时代变迁的脉搏,赶得上时代的步伐。费孝通说:“从整个社会看,一个领导的阶层如果能追得上社会变迁的速率,这社会也可以避免因社会变迁而发生的混乱。英国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很多人羡慕英国能不流血而实行种种富于基本性的改革,但很多人忽略了他们所以能这样的条件。英国在过去几个世纪中,以整个世界的文化来说是处于领导地位,他是工业革命的老家。英国社会中的领导阶层却又是最能适应环境变动的,环境变动的速率和领导阶层适应变动的速率配得上才不致发生流血的革命。”
(摘编自陈心想《走出乡土——对话费孝通<乡土中国>》)
1.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在变化的社会,掌握并适应了变化而占有优势,给个人或者群体带来实际力量的人就可能成为时势英雄。
B.社会继替是指人物在固定的社会结构中的流动;通常,发生社会变迁时不会出现社会继替。
C.费孝通认为,社会结构如同文化一样,一旦满足不了人们的生活所需,就要发生改变。
D.隋唐时期的科举制,让下层百姓拥有了使身份地位向上流动、成为“时势英雄”的机会。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时势权力与长老权力的根本不同在于,前者产生于社会变迁过程中,后者产生于社会继替过程中。
B.新的环境发生了,人们就会立即放弃旧方法,因为守住一个没有效力的工具会引起生活上的不便,甚至蒙受损失。
C.信息和知识经济时代,掌握时势权力的不再是拥有土地和资源的人,而是拥有知识和智慧的人。
D.在过去几个世纪中,英国能不流血而实现种种改革,是因为它一直处于整个世界文化的领导地位。
3.下列选项中提到的人物,不能算是时势英雄的一项是(3分)
A.全国劳模张秉贵
B.微软的比尔•盖茨
C.搜狐的张朝阳
D.革命先驱孙中山
4.“虽有智慧,不如乘势”出自《孟子•公孙丑》,它强调做事仅有智慧不行,还要待时而作、顺势而为,才能取得成功。文中哪些内容可以印证这一观点。(4分)
5.陈心想对费孝通关于社会变迁的观点有所拓展,你认为他的拓展是否合理,请简要分析。(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小鲍庄(节选) 王安忆
捞渣七岁了,该上学了。
可是文化子①已经在公社上中学了。一家供不起两个学生。
要早二年,就好办了,文化子巴不得不上学呢!可如今不同了,文化子不知咋的开了窍,一下子学进去了。从班上最后一名蹿到第一名。
捞渣也想读书。庄上在学校的孩子,脖子上都有一条红围脖,这就叫他羡慕。他虽然还不知晓这红围脖是啥意思,可他知道是叫人学好的。他大②说,还是让捞渣读吧,文化子能写个信儿记个帐就算了,回来做活也算是个大半劳力。文化子不干了,又哭又闹还不吃饭,捞渣便说:“让我二哥念吧,我不念了。”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