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1430字。
一、解答题(共1小题,满分5分)
1.(5分)按要求填空。
(1) 亦余心之所善兮 ,虽九死其犹未悔。(屈原《 离骚 》)
(2)出师未捷身先死, 长使英雄泪满襟 。(杜甫《蜀相》)
(3)在《陈情表》中,李密向晋武帝陈述了自己的家庭情况,其中提到生活孤单没有依靠,每天只有自己的身体和影子相互安慰的两句是:“ 茕茕孑立 , 形影相吊 ”。
【分析】本题考查了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本考点包括两个要素,即名言和名篇。所谓“名言”,是指那些广泛流传的诗文、格言警句之类;所谓“名篇”,是指在人们心目中占有突出地位的篇目,一般为教材中要求背诵的篇目“常见的”是为考生备考限定一个大致范围,意思是所要考的内容并不是漫无边际的,而是日常的阅读和写作活动中常会遇到的,如中学课本所规定的背诵篇目以及所涉及到的名句名篇。
【解答】故答案为:
(1)亦余心之所善兮 离骚(重点字:骚)
(2)长使英雄泪满襟(重点字:襟)
(3)茕茕孑立 形影相吊(重点字:茕、孑)
【点评】理解性默写注意要点:
1.要突破生僻难写字。
2.要注意同音异义词。
3.要注意同义异形词。
4.要留意具体环境。
5.要留心语句顺序。
6.要注意语句出处。
二、选择题(共2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6分)
2.(3分)下列《红楼梦》中片段,不能印证《乡土中国》中相关概念的一项是( )
A.这门子道:“这四家皆连络有亲,一损皆损,一荣皆荣,扶持遮饰,俱有照应的。今告打死人之薛,就系丰年大雪之‘雪’。也不单靠这三家,他的世交亲友在都在外者,本亦不少。老爷如今拿谁去?”(《红楼梦》第四回)——差序格局
B.刘姥姥道:“我倒替你们想出一个机会来。当日你们原是和金陵王家连过宗的,二十年前,他们看承你们还好;如今自然是你们拉硬屎,不肯去亲近他,故疏远起来。……”(《红楼梦》第六回)——从欲望到需要
C.秦氏道:“依我想来,如今盛时固不缺祭祀供给,但将来败落之时,此二项有何出处?莫若依我定见,趁今日富贵,将祖茔附近多置田庄房舍地亩,以备祭祀供给之费皆出自此处,将家塾亦设于此。”(《红楼梦》第十三回)——乡土本色
D.贾母笑道:“什么要紧的事!小孩子们年轻,馋嘴猫儿似的,那里保得住不这么着。从小儿世人都打这么过的。”……贾母笑道:“凤丫头,不许恼了,再恼我就恼了。”(《红楼梦》第四十四回)——无讼
3.(3分)将下列编号的语句依次填入语段空白处,语意连贯的一项是( )
要画出这样沉默的国民的魂灵来,在中国实在算一件难事, , 。 。 ,所以我也只得依了自己的觉察,孤寂地姑且将这些写出,作为在我的眼里所经过的中国的人生。
——鲁迅《<阿Q正传>俄文译本序》
①我虽然竭力想摸索人们的魂灵,但时时总自憾有些隔膜
②在将来,围在高墙里面的一切人众,该会自己觉醒,走出,都来开口的罢,而现在还少见
③因为,已经说过,我们究竟还是未经革新的古国的人民,所以也还是各不相通
④并且连自己的手也几乎不懂自己的足
A.①②③④ B.③④①② C.②①③④ D.②④①③
一、阅读(16分)
4.(16分)①文学作品的物性存在是词语。然而,词语却是观念的符号。我们可不可以说词语也是一种声音的存在呢?自然,词语总可以被朗诵,若朗诵得合拍中节,抑扬顿挫,富于韵律,那会很好听。若非常好听,会差不多成为音乐,但那是歌唱了,不属于文学,文学作品不是如此接受的。文学总是一组观念的符号,而不是一组悦耳的声音。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