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19题,约8370字,答案扫描。

  天津市和平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第 Ⅰ卷
  一、  (本大题共 3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6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2 题。
  年轻一代虽然不如现在的成年人稳健干练、经验丰富,但年富力强,蒸蒸日上,其势无
  比,前途无量,孔子对“长江后浪推前浪”的人才交替规律深信不疑,所以他断言“ (    )”。
  相反,人若到了四五十岁这个本该学有所成、业有所树的年龄,却仍寂寂无闻,那就不值得惧 怕了。
  由于个人的资质、兴趣、才能千差万别,所成之名也就各不相同。换言之,在哪方面有所 成就,要因人而异,不可(    ),更不能邯郸学步,践人后尘。孔子善于因材施教,根据人的 资质、禀赋、性格等的不同来循循善诱。他经常借弟子侍坐之机,询志并评志,随时对弟子进 行(    )、引导和鼓励。          。孔子设课多门、因材施教,有利于人才的健康成长和全 面发展,为弟子的成材广开门路。在孔子的精心培养下,门徒们多能根据自身特点,扬长避短, 有些逐渐成为出色的人才、闻名全国的人物。孔子主张要从一点一滴做起,踏实勤奋地进德修 业,培养真才实学,忌沽名激进,要使实际的德才与名望相符合。
  1 .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
  A .后生可畏  勉为其难  指点
  B .后生可畏  急功近利  指教
  C .后来居上  勉为其难  指教
  D .后来居上  急功近利  指点
  2 .下列填入文中画横线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   )
  A .孔子利用这种询志评志的方法,促进了弟子之间的互相学习、砥砺,同时也加深了对 弟子们的了解,便于相机教导
  B .孔子利用这种询志评志的方法,便于相机教导,加深了对弟子们的了解,同时也促 进了弟子之间的互相学习、砥砺
  C .这种询志评志方法使孔子促进了弟子之间的互相学习、砥砺,同时也便于相机教导, 加深了对弟子们的了解
  D .这种询志评志方法使孔子加深了对弟子们的了解,便于相机教导,同时也促进了弟 子之间的互相学习、砥砺
  3 .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大学之道》节选自《礼记 • 大学》。《大学》是一篇论述儒家修身、齐家、治国、 平天下思想的散文,相传为春秋战国时期曾子所做。《大学》提出的“三纲领”和 “八条目”,说明治国平天下和个人道德修养的一致性。
  B .墨子思想的核心是“兼爱”:爱人当不分亲疏贵贱, 没有等级差别,这样才能避免 混乱,从而实现天下太平。在中国哲学史上, 墨子被称为“平民哲学家”,其思想 学说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平民的愿望,代表了广大下层民众的利益和要求。
  C .《屈原列传》节选自《史记 • 屈原贾生列传》,  《史记》继承了《汉书》开创的以记 人为中心的纪传体例, 深刻影响着后世史学的发展,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 《离骚》”(鲁迅《汉文学史纲要》)。
  D .《五代史伶官传序》是《新五代史•伶官传》开头的短序,为北宋欧阳修所作,是一 篇典型的史论。文章借助后唐庄宗前期意气洋洋与后期众叛亲离的对比,指出其灭 国亡身,实出于人事,印证“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的道理。
  二、  (本大题共 3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6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
  【材料一】
  大家都知中国人喜讲“中庸之道”,一般人以为中庸之道是指平易近人,不标新立异, 不惊世骇俗, 调和折衷, 不走极端而言。然此等乃通俗义, 非正确义,  《中庸》上说:  “执 其两端,用其中于民。”
  无论何事都有两端, 此两端, 可以推到极处各成为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