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3题,约24680字。

  2022-2023学年高二12月月考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百年前,梁启超先生提出“诗界革命”,主张“新意境、新语句、古风格”,还试图通过对诗歌、小说文体的改良,架起由艺术实践通向社会实践的桥梁,达到“新民”“新人”的目的。但在诗歌创作实践中,很多人发现“新语句”和“古风格”难以兼顾,因为“新语句”不仅涉及新名词,还涉及新句式、新意象、新思维、新观念。其中,新思维和新观念尤为重要,如果不能树立新思维、新观念,即便使用再多“新句式”,创造再多“新意象”,也很难创作出“新语句”,更难创造出“新意境”。从某种程度上讲,正是由于当时很多创作者没有完全树立起新思维、新观念,所以“诗界革命”并未取得预期的效果。
  对于今天的诗歌界而言,百年前的“诗界革命”仍有借鉴意义。诗人不仅是诗的创造者,也是历史的创造者之一。从“高原”迈向“高峰”,不仅取决于诗人个体的水平、能力、见识,也与一个时代诗人群体整体的精神标高有莫大的关系。新时代的中国诗歌界要想再现群星璀璨、佳作涌现的生动局面,应该在整体境界上先有一个大的提升。
  境界是什么?我们不妨从唐诗宋词这些中国古代诗歌的高峰中寻找答案。比如,宋词的高峰是范仲淹、王安石、苏轼等一批伟大诗人共同创造出来的。这些诗人不仅在诗词创作上成就卓然,也在现实中建功立业,勇于承担各自的历史使命,是“写实家亦理想家”的典范。“写实家亦理想家”意味着既要立足现实、掌握规律,还要合乎自然、合乎大道,又要“邻于理想”,敢于大胆构思畅想,这就是境界。
  简言之,境界在境外,不在境内,也就是说,诗歌创作要突破诗歌界自己的小圈子,走向历史、国家、社会的大天地,要将对诗歌艺术的“小追求”融入对家国情怀的“大追求”,比如,“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就是突破现实局限、勇于创造“境外之境”的典范。
  (摘编自宋湘绮《诗歌须从“小我书写”走向“大我书写”》)
  材料二:
  新时代的中国诗歌强调民族性和人民性,强调民族的审美心理和审美习惯,更有着不一般的现实意义。诗是语言的艺术。诗的语言比任何文学样式更精辟,更凝炼,更有感情,更有境界,更富哲思。古人讲究炼字,炼句,炼意;讲究言有尽而意无穷;讲究言外之意,弦外之音;讲究正话反说,反话正说,无论翻来覆去怎么变,只要诗人心中以人民大众为中心,必能让读者读出诗意,纵使可意会不可言传,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梁启超先生主张的“诗界革命”,其立足点是艺术实践,最终目的是带动社会实践,培养“新民”“新人”。
  B. 诗歌创作从“高原”发展到“高峰”的主要参照是某时期诗人群体的整体精神标高,而不是诗人的个体水平。
  C. 与小说、散文、戏剧等其他文学体裁相比,诗歌语言在精辟、凝炼、感情、境界和哲思等方面的要求更高。
  D. 诗歌不是少数人 事业,平民大众也可读诗写诗,新时代需要有更多表现当代生活的接地气的诗歌精品。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诗人如果没有新思维和新观念,就难以创作出新语句和新意境,这正是“诗界革命”失败的原因之一。
  B. 诗歌应该充分表现人民大众对生活底蕴和时代精神的感悟,唯有如此,诗歌才能潜移默化,培德铸魂。
  C. 两则材料都阐述了诗歌和境界的关系问题,材料一强调诗人要有大境界,材料二强调诗歌要有人民性。
  D. 两则材料都批评了诗歌创作局限于小圈子的现象,这一现象或指诗歌的“小追求”,或指诗人的小众化。
  3. 下列选项,不能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核心观点的一项是(   )
  A. 陶渊明亲自参与农村劳动,用诗歌反映农村生活的艰辛,并提出了“靡王税”的理想社会。
  B.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剥我身上帛,夺我口中粟”等诗句表达了诗人对农民的深切同情。
  C. 诗人韩东曾主张,只有在排除政治、文化、历史这三大“动物”之后,中国的诗歌创作才真正开始。
  D. 《大堰河,我的保姆》中,“大堰河”是劳动妇女的化身,是人类的保姆,是大地和劳动者的象征。
  4. 请简要分析材料一的论证思路。
  5. 为什么新时代的中国诗歌要健康发展,再现辉煌,就要强调民族性和人民性?请结合两则材料简要分析。
  (二)现代文阅读II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麻三爷和他的鹰
  仲维柯
  山连着山,岭靠着岭,山岭之上满眼里苍松翠柏,直指天际。这是鲁西南最大的一片天然林,管理它的则是双城岭林场。
  林场驻地设在双城岭的脚下,十多间老式石头房子,七八个其貌不扬的员工,可别小瞧他们,他们可都是直属于市林业局单位的国家正式职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