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6240字。
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第4课《孙权劝学》教案
(含教学综述、文本解读、教学建议、教学设计)
《孙权劝学》文章短小精悍,内容却涉及到了三国时期三位大名鼎鼎的历史人物——孙权、鲁肃和吕蒙。本文注重以对话表现人物,对话言简意丰,生动传神,寥寥数语,就刻画出栩栩如生、特色鲜明的人物形象,读之似乎可以感受到人物各自说话时的口吻、神态和心理。情节上设置了吕蒙三次态度的变化,不仅表现了孙权“劝”之效果,更是突出了吕蒙“学”之成就,达到了一波三折的艺术效果。作为文言经典故事,这篇短文在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方面都有较大的鉴赏空间。
一、教学综述
活动激趣,在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以趣导读,有了兴趣,引导学生采用不同形式的阅读,在对文本的反复阅读中感悟北宋史学家、政治家司马光笔下的历史人物形象,品味编年体通史一一《资治通鉴》的语言特点,以史学家、文学家等不同眼光来赏读此文,读出文本深意,发现新天地。
分角色朗读与表演读:
“分角色朗读与表演读”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很好的教学活动形式,也是学习本文比较适合的教学方法。本文涉及到的历史人物有三位:孙权、吕蒙、鲁肃。三个人身份不同,说话的语气不同;情景不同,说话的语气也不同;心理不同,说话的语气还不同。学生在分角色朗读中体会,不同角色说话时不同的语气,不同的心理,不同的表情,不同的性格等。所以,要想用好这样的课堂教学活动,必须先做好充分地准备铺垫工作。比如课前可以搜集关于这三位的历史故事、生活轶事等,简单了解三位的性格特点,理想抱负等。
分角色朗读时可以多给学生读的机会,在角色交换中对比评价,在对比中体会,在体会中提升。可以多花时间,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来体会人物特点,互相借鉴学习。在此基础上即兴表演。“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了之者”,做什么事情,兴趣都是很重要的动力,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要表演的角色,自由组合搭配,可以四人为一个小组。以小组合作展示交流。这些环节都是七年级的学生非常喜欢的语文教学活动形式,参与热情较高。教师对学生的表现应当多激励,激发更多的学生参与,避免只有个别学生参与。把这一教学环节做扎实,就是抓住了“趣”,用活动激趣,以趣味导读,读出文本内涵天地。
以读代析,浅教深出,多种导读: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样的短文,应该抓住“读”做文章,通过多种导读,达到浅教深出的效果。
比如“从句式和标点符号着手,来揣摩人物对话时的语气语调,理解文意”!标点符号是初中生作文的难题之一,有同学到初三毕业,写作文还是“一逗到底”。从初一开始,标点符号就要注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