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0010字。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
整体教学设计
1.Teaching Plan Information 单元信息
theme单元主题: 新闻时事
单元教学内容:
《消息二则》《首届诺贝尔奖颁发》《“飞天”凌空》《一着惊海天》《国行公祭,为佑世界和平》
习作:新闻写作(标准B D)
Unit overview单元概述:本单元是“活动??探究”单元,安排了新闻阅读、新闻采访和新闻写作三个学习任务。“任务一”是新闻阅读,共选入六篇新闻作品,编为五课。包括消息、特写、通讯、评论共四种新闻体裁。“任务二”是新闻采访,包括采访的准备和实施两个阶段,其主体内容放在现场访谈的流程与注意事项上。“任务三”是新闻写作,要引导学生学会撰写新闻作品。“口语交际讲述”目的是引导学生能重点突出、条理清楚、自然得体地把故事或见闻讲给别人听。 Global contexts 全球背景:
时空定位(时代、转折点和大历史)
Key concepts 重大概念: 交流
Related concepts 相关概念: 受众需要、观点
Inquiry questions 探究问题: Statement of inquiry 探究陈述:
新闻通过选择一定的角度报道正在发生的重大事件,引导人们去了解、关注社会现象,形成自己的观点,并发表自己的看法。
Factual 事实性: 什么是新闻?新闻体裁的类型有哪些?
Conceptual 概念性: 新闻报道是如何影响人们对社会现象的认识?
Debatable 辩论性: 网络消息一定反映了客观现实吗?
学科核心素养:
语言运用:
(1)揣摩、品味新闻语言的特点和运用规律的能力。
(2)正确、规范运用新闻语言文字的意识和能力。
审美创造:
(1)锻炼捕捉、抓住新闻热点的能力。
(2)准确、负责任、言必有据地表达的能力。
课程标准:
本单元3个学习任务:
1、新闻阅读是第一个任务,也是基础任务。要通过阅读课文等材料,掌握基础知识;通过横向对比,了解常见新闻体裁的特点,为整个单元的学习打好基础;要通过转变学生的阅读方式,把新闻当作新闻来读,而非套用阅读文学作品的方法来读新闻,通过阅读,学会分析新闻要素、梳理新闻结构、理解作者怎样组织、呈现新闻时事,怎样用事实表现自己的态度与倾向,领会新闻语言的准确性,把握不同新闻体裁在语言上的特点,并理解新闻语言独有的表现力。
2、新闻采访是本单元的第二个任务,也是活动性最强的任务。采访应由学生各显其能,在活动中摸索最适合自己的采访方式,教师在此过程中密切关注、适时指导、并进行过程评价,使学生发展策划、沟通、合作等多种能力。
3、新闻写作是本单元的第三个任务,是最后的落实和成果展示部分。评价学生作品,注意应按照新闻写作的标准而非套用一般写作的标准。
学业质量描述: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能利用表格、思维导图等工具梳理、建构新闻体裁的知识体系,掌握常见新闻体裁的一般特点;能从“新闻的角度”阅读新闻作品,能区分新闻事实与新闻背景,辨析客观叙述与主观评价;能从客观的叙述、少量的修饰语中体会作者的态度与观点;能理解新闻作品中语言运用的技巧及新闻语言的特点与新闻“用事实说话”的本质属性之间的关系;能尝试进行新闻写作,在写作过程中,能抓住新闻的特点,进行重依据、负责任地表达。
Learning Objectives 学习目标:
1.理解新闻“用事实说话”的基本原则,了解常见新闻体裁的基础知识;初步形成一定的新闻阅读能力,学会撰写新闻作品。
2.锻炼捕捉新闻线索、抓住新闻热点的能力;提高策划组织、分工合作、交流沟通的能力。
3.引导学生养成关注现实、关心时事、自主思考的习惯;形成求真求实、冷静客观的思维方式;学会准确、负责任、言必有据地表达。
Focus 学习重点:
理解新闻“用事实说话”的基本原则,了解常见新闻体裁的基础知识;初步形成一定的新闻阅读能力。
Difficulties 学习难点:
引导学生抓住身边的新闻线索、新闻热点等,尝试进行新闻写作。在写作过程中,要抓住新闻的特点,培养重依据、负责任地表达的意识。
学情分析:
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新闻体裁的作品,学生可能会有一些懵懂和激动。懵懂是因为虽然几乎每天都在各种媒体上接触这种文体,但是对它了解太少,激动是因为终于可以将自己心中平日对于新闻体裁的一些疑问解开了。正是因为有这种情绪,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要因势利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学习中知道新闻体裁的特点以及结构、语言等特点,让学生尝试着将学校和周围最近发生的有意义的重大事件写成新闻稿件,让学生在学习和写作中加深对新闻体裁的理解。
Approaches to learning (ATL)学习方法:
1.学生有机会自由选择学习内容,老师为不同的学生推荐不同的学习内容;
2.用小组分工合作的方式表达看法、完成任务;
3.口头表达有困难的学生可以用绘画等其他辅助方式表达;
4.鼓励运用图书馆、网络等辅助资源;
5.老师给予学生作业选择的机会。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