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高考写作指导
2023届高考写作指导:“困局”“新局”作文讲评.docx
2023届高考写作指导:公共空间意识.docx
2023江阴一中高三周测六“困局”“新局”作文讲评11
2023.1.3
【原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材料一:疫情的反复,让很多人、许多事陷入困局,但却有一些人、一些事能别开“新局”。比如,随时语音留言的作文批改可以反复听,对高三学子来说,反而是效果更好的“新面批”;老字号“试水”菜品,制作直播线上外卖,反而找到了老餐饮的“新生意”;靠品牌赞助的“线上演唱会”,赢得了上千万人“隔屏互动”,为歌手找到了歌唱的“新天地”••••••
材料二:《商君书》是战国时期法家学派的代表作之一,着重论述了商鞅在当时秦国施行的变法理论和具体措施。书中曾说:“圣人不法古,不修今。法古则后于时,修令则塞于势。”大意是,圣人既不效法古代,也不拘守于现状。效法古代就要落后于时代;拘守于现状,就会跟不上形势的发展。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请联系现实,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少于800字。
【审题】
这是一则引语类材料作文题。
材料一从疫情造成的“困局”切入,列举了冲破困局、缔造新局的一系列事例:线上的作文随时留言让高三学生疫情下的学习得以柳暗花明;老字号不墨守成规,转换了思路,积极创新,才有了老餐饮的“新生意”;以品牌赞助为推手,歌手演唱会执著探索,从线下到线上,万人互动,破茧成蝶。。。。。。它们都是从线下的“困局”中出走,以困局为挑战,不退缩、不消沉。
材料二中,“不法古”是因为古代的方法措施再好,只适用于当时的社会,而不适用于当下社会;“不修今”是因为拘泥于现状,则会停滞不前,跟不上时代的发展。因此,“不效法古代”,可理解为把握当下特点,矢志创新;“不拘守现状”,可理解为积极进取,勇于开拓。
所以,两则材料的共同话题均指向不拘守于现状、困局,换句话说就是在面对困局或者新局面时都要勇于创新思维,寻求新的发展。个人、团体、家国、事业、社会、人类等,在前进与
……
横岭侧峰皆仪态 大音希声出格局
——衡水中学高三模考作文“公共空间意识”有感
技法指引:
“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时下高考作文,也正走进生活走向社会,要求学生贴紧材料,有理性、有思想、有知识地表达自己的认知,使学生具有社会责任感和理想信念。面对这类作文,由于社会经历不足,学生很容易出现干巴说教,抑或堆砌素材,理性欠缺,思辩稚气。如何使800字的行文言之有物言之成理,下面结合模考作文“公共空间意识”,就框架搭建与入理切情交流一下。
纲举目张达我意,行云流水述己见。引(开头引材料亮观点)——议(针对材料生发议论)——联(联系实际正向链接反向链接)——结(总结全文)是我们惯用的时评行文模式,程式化写作,条理清晰,披阅轻松,不失为考场高分法宝。“提高公共意识,人与自然更和谐”——“遵守社会公德,人间温馨和宁”——“维护公共秩序,构建命运共同体。”此结构井然,文意畅达。但真正巅峰作文,应该是突破套版,如行云流水般娓娓道来,令人屏气凝神,一气卒读,如后文《黎元同盈水 你我共青天》。不同层次学生,可以搭建不同行文模式。
一花艳庭院,片言升文质。拾人牙慧,警策拔俗,这是跳脱泯众与稚气的奇巧。大量占有素材,精准关联,至理注我,文理兼备。很多学生也积累了时下鲜活素材,但不能为我所用,材料永远是最初的模样,缺乏变通援引。下面两篇范文中许多大家耳熟能详的金句, “雪崩时,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 “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与我有关。” “无数青年以生命赴使命,以挚爱护苍生,将涓滴之力汇聚成磅礴之力。” “冀以尘雾之微补益山海,荧烛末光增辉日月 。” 艳丽文辞,提升格局。
【河北衡水高三模考作文题】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大自然是一个巨大的空间,人与人之间存在着空间,宇宙浩瀚更是难以想像的硕大空间。这些都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公共空间。公共空间意识,是超越自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