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2023届高考写作指导
2023届高考写作指导:“携光前行,一起加油”导写及范文.docx
2023届高考写作指导:“骨气、立意、用笔”导写及范文.docx
2023届高考写作指导:“选择+创造+未来”作文导写.docx

  2023届福建省高三一模作文“骨气、立意、用笔”导写及范文
  【原题呈现】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骨气”“立意”“用笔”是中国传统绘画理论的三个术语。中国传统绘画理论常用是否有“骨气”来衡量一幅画作的优劣。这里的“骨气”,就是精气神。而“骨气”取决于画家的思想境界、艺术追求,也就是画家的“立意”。当然,一幅画作的完成还要依靠画家的功底和技巧,也就是“用笔”。
  以上材料对我们颇具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参考立意】
  青年踔厉奋发有骨气,运筹帷幄提笔绘山河
  人无刚骨,安身不牢
  “立意”蕴“骨气”,“用笔”绘蓝图
  迎难而上长骨气,立意高远现风流
  胸怀大志挺傲骨,昂首迈步向未来
  【作文素材】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也。——孟子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
  文天祥:组织力量抗元,失败被俘,面对元朝的威逼利诱,拒不投降,最终英勇就义。
  朱自清:宁死也不接受美国的救济粮。
  南宋文天祥抗元失败,拒绝高官厚禄,受尽折磨,慷慨牺牲。
  古代穷人,宁可饿死,也不吃嗟来之食。
  闻一多拍案而起,横眉努对敌人的手枪,宁可倒下也不屈服。
  屈原为报国爱民,即使沉江自溺也在所不辞。
  ……
  2023届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高三上学期期末作文“携光前行,一起加油”导写及范文
  【原题呈现】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 分)
  出租车司机募捐书籍赠给乡村图书室、药店老板免费向群众赠送退烧药……总有一些“光”,让人倍感温暖;90 后老师为患儿开设病房课堂,救援人员徒手拉船转移内涝被困市民……总有一些“光”,让人热泪盈眶;重庆“摩托骑士”向山火逆行、数万名快递小哥驰援北京……总有一些“光”,让人满怀希望。
  每个普通人的无私奉献,每个平凡岗位上的勇于担当,汇聚成 2022 年之光,汇聚成中国之光。
  2023 年元旦,光明中学团委计划举办以“携光前行,一起加油”为主题的演讲比赛。请你以参赛者的身份写一篇演讲稿,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思考。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
  【审题指导】
  1.材料解读材料的核心词是“光”。
  材料第一段列举了关于“光”的三组事例并进行了精要的评述,从具体事件上让考生感知什么是“光”,“光”有怎样的意义和影响。仔细分析可知:“光”是平凡人身上体现出来的具体的行为动作,作用是给人温暖,令人感动,给人希望。其中的“……”表
  ……
  2022年全国新高考Ⅱ卷“选择•创造•未来”作文导写
  文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之际,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推出微纪录片,介绍一组在不同行业奋发有为的人物。他们选择了自己热爱的行业,也选择了事业创新发展的方向,展示出开启未来的力量。
  有位科学家强调,实现北斗导航系统服务于各行各业,“需要新方法、新思维、新知识”。她致力于科技攻关,还从事科普教育,培育青少年的科学素养。有位摄影家认为,“真正属于我们的东西,是民族的,血脉的,永不过时”。他选择了从民族传统中汲取养分,通过照片增强年轻人对中国文化的认同。有位建筑家主张,要改变“千城一面”的模式,必须赋予建筑以理想和精神。他一直努力建造“再过几代人仍然感觉美好”的建筑作品。
  复兴中学团委将组织以“选择•创造•未来”为主题的征文活动,请结合以上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写作指导
  征文主题为“选择•创造•未来”,呈现三元思辨特征,注重对考生思维品质的考查。考生构思时要深入思考“选择”“创造”“未来”三者在青年成长中的作用及其相互关系,做好人生规划,文中要体现青年对国家发展和民族复兴重任的担当精神,认清社会发展方向,争做伟大事业的生力军。
  如何统一三者的关系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