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6400字。 2022-2023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
能力提升综合练习
一、积累与运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汉服,又名华服,是以衣物为物质载体,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内核的综合文化符号体系。汉服不是静态的出土文物,而是动态。在喜气洋洋的结婚仪式、青春飞扬的毕业典礼,汉服爱好者姹紫嫣红的背后______ ①着礼仪规矩。身着一袭汉服,就像把厚重的传统文化穿在身上。坐着,是一组文化修为的展柜;走着,是一阵人格______________②(mèi)力的和风。
1.文中加点字“载”的读音正确的是( )
A.zhāi B zhài C.zài D.zāi
2.在文中横线②处填入汉字,正确的是( )
A.魅 B.魄 C.魂 D.寐
3.在文中横线①处填入词语,恰当的是( )
A.显露 B.彰显 C.呈现 D.兑现
4.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正确的一项是( )
A.汉服不是动态的出土文物,而是静态。
B.汉服不是静态的出土文物,而是动态的文化符号。
C.汉服不是静态的出土文物,而是动态的出土文物。
D.汉服不是静态的出土文物,而是标志着动态的文化符号。
5.按课文内容填空。
(1)天上的明星现了,_______________。
(2)晴空一鹤排云上,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却话巴山夜雨时。
(4)_______________,洪波涌起。
(5)《次北固山下》中既借景抒情又蕴含自然理趣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在我国,“仁”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请你参加“‘仁’文化的魅力”综合性学习活动。
(1)说说下面材料各反映了“仁”所包含的什么文化内涵。(填字母)
①______: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学而》)
②______: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论语•乡党》)
③______: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郑燮《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
④______: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孟子•尽心上》)
A.爱民众 B.爱他人 C.爱万物 D.爱亲人
(2)在“孔子文化节”到来之际,班级准备举办“‘仁’行世间”文化传承活动,请你仿照示例提出一项倡议。
示例:开展“仁”思想文化宣讲活动。
7.名著阅读。
行者丢下扇子道:“不停当!不停当!被那厮哄了!”三藏听说,愁促眉间,闷添心上,止不住两泪交流,只道:“怎生是好!”八戒道:“只拣无火处走便罢。”三藏道:“那方无火?”八戒道:“东方、南方、北方、俱无火。”
(1)《西游记》被鲁迅先生称为“______”,作者是明代的______ 。
(2)读《西游记》最宜精读和跳读并用。在“跳读”时,你注意到了上面的文段,请“精读”这个文段,分析猪八戒此时的心理活动。
二、现代文阅读
(一)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鉴宝
王平中
①张先生是乐至县城一个古玩鉴赏家,很有名气,在古玩市场一偶开了一家古玩店,除了自己收藏古玩外,更多时间是帮一些玩家鉴宝。
②张先生面目清瘦,两只小眼睛时常半眯着,似睡非睡,但那里面一旦射出的两束光灼停在某个玩物上,那个物件肯定价值不菲了。然后,张先生就会告诉那个玩家,他淘到的玩物是哪个时代的、有何特色、价值多少。
③刚开始时,一些玩家对张先生的话半信半疑。张先生说,你若不信,可另请高明:我若走眼,百倍赔偿。
④张先生鉴宝是要收费的,鉴一次宝,收十两银子。百倍赔偿,岂是闹着玩的?
⑤那些对张先生鉴赏的古玩还半信半疑的玩家,悄悄地到省城甚至京城找鉴宝大师核对,结果结论不差分毫。于是,张先生名声大振。
⑥淘到宝的玩家,找张先生鉴宝时,大气不敢出,紧张地盯着张先生那两只半眯着的小眼睛。如果里面半天没有闪出亮光,顿时脸色苍白,瘫在地上:如果看到里面亮光灼在玩物上,便是满脸喜色,欢呼雀跃。因为淘宝的玩家,一旦买到假货,往往是半生财产付之东流。
⑦闲暇时,张先生也常到小城古玩市场走走,看能否“捡漏”。
⑧张先生每走到一个摊位时,摊主都满脸堆笑,向他打招呼:张先生,来了?张先生用手捻了捻下颌的山羊胡须,微微点头一笑,算是回答。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