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3题,约11500字。

  广东省清远市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高中期末教学质量检测高二语文试题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一、二单元,整本书阅读《红楼梦》。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应中国作家网“网络文学名家谈写作”专栏之邀,三生三笑分享了自己的创作经历和心得。现实题材文学该如何创作?这位年轻女作家表达的核心观点是“莫起空中楼阁”。作为一位优秀现实题材文学作家,三生三笑回答这个问题很合适,她的答案也有说服力。
  三生三笑擅长现实题材创作。她的代表作《粤食记》《我不是村官》等,关注的目光都放在了基层和民间。从写作风格上看,她又特别擅长把文化文旅、民俗风土融入创作,刻画富有人情味的民间百态风情画,因此很受读者追捧。
  能把现实题材文学作品写好,熟悉生活肯定是第一位的。三生三笑介绍:“在写网文之前,我进过外企,当过村官,做过图书馆馆员,既在一线城市最顶尖的甲级写字楼坐过班,也在粤西最贫困的山区量过青苗。”她表示,正因为有了这样丰富的经历,她才对现实生活特别熟悉,所以产生了创作现实题材作品的动力,短短几年间就写出了四五本反映基层生活的现实题材文学作品。这些作品有艺术加工而不失真,观照广泛而不失焦,好看,好玩。其中,《粤食记》入选2022年中国作家协会网络文学重点作品扶持项目,《我不是村官》入选国家新闻出版署“优秀现实题材和历史题材网络文学出版工程”。
  现实题材文学作品的创作,当然不是自然主义地对现实进行原样摹写。三生三笑说,基层工作经历“说出来似乎很精彩,分派到每一天,实际上是枯燥无味的,是没完没了地下乡走路,是没日没夜地写材料看文件,是千篇一律地走访个案整理数据……这些日常生活,显然不适合用在文学作品里。有许多涉及隐私的人和事,更不适宜贸然照搬”。针对这个问题,她是如何解决的呢?她的办法是“艺术整合”。这其实就是一个典型化的过程。把那些散乱、琐碎的素材加以整合,别具匠心地连缀起来,故事自然更集中、更凝练、更好看。当然,整合能力的大小,连缀水平的高低,就要看作者本人的见识和功力了。
  (摘编自于国鹏《莫起空中楼阁,夯牢现实根基》)
  材料二:
  新时代的现实主义文学创作,实际上已经超越了写实的生活题材和具体的文学方法,而成为一种审美形态意义上的文学价值取向,呈现出现实主义文学精神与多种多样艺术样态有机融汇的鲜明特色。
  建构起一个博大与精微共在、传统与现代交汇的文学审美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三生三笑能在短短几年间就写出四五本反映基层生活的优秀现实题材文学作品,与她丰富的经历密不可分。
  B.有见识和功力的作者能够将那些散乱、琐碎的现实素材进行“艺术整合”,从而使故事更集中、更凝练、更好看。
  C.新时代现实主义文学创作的鲜明特色就是对人性的假恶丑和生活中庸俗、低俗甚至恶俗的现象,进行锐利揭露。
  D.新时代要求作家要恪守勇于承担社会道义的德性立场,将自己的独立思考与时代需求、人民呼唤等有机融于一体。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材料一与材料二都谈到了现实主义文学,不过二者论述的重心并不相同。
  B.材料二主要论述了新时代的现实主义文学创作的鲜明特色,并举例进行阐述。
  C.现实主义文学创作,要注重艺术神韵、言说智慧和微妙心灵这些“无形之物”。
  D. 三生三笑、徐怀中等作家分享的创作经历和心得,有说服力,值得我们借鉴。
  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3分)
  A.路遥《平凡的世界》真实地反映出当时人们在历史进程中的挣扎,描述出人们的苦难和忧愁、快乐与希冀等心态。
  B.加西亚《百年孤独》巧妙地糅合了现实与虚幻,展现出一个瑰丽的想象世界,成为20世纪重要的经典文学巨著之一。
  C.海明威《老人与海》整个情节中的时间非常紧凑,前后只有四天,采取了纵式结构的方式,达到“一石多鸟”的艺术效果。
  D.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通过热情奔放的语言,以及瑰丽的想象和夸张,来塑造形象,展示给读者。
  4.车尔尼雪夫斯基说“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没有生活原型或者现象就没有艺术创作的源头和灵感。请结合材料一对这一说法加以分析。(4分)
  5.现实主义文学该如何创作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请结合两则材料谈谈你的看法。(4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舞 会 以 后 列夫•托尔斯泰
  “你们是说,一个人本身不可能懂得什么是好,什么是坏,问题全在环境,是环境坑害人。我却认为问题全在机缘。”
  我们谈到,为了使个人趋于完善,首先必须改变人们的生活条件,接着,人人敬重的伊凡•瓦西里耶维奇就这样说起来了。
  “拿我自己来说吧。我的整个生活成为这样而不是那样,并不是由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